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航空   649篇
航天技术   143篇
综合类   83篇
航天   29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71.
随着复合材料在直升机机身结构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航空工程师们也非常关注先进复合材料在起落架结构上应用的可行性。本文从先进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入手,结合国外的研究现状,就先进复合材料在起落架具体结构的应用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72.
两年前,为了使各航空公司和相关企业了解国内民航维修企业的状况,我刊进行了一次国内民航维修企业及航空公司维修能力状况的调查。当时收入调查表的企业有19家,因为调查结果仅是根据收回的问卷整理的,难免有一些疏漏。在上次调查的基础上,今年我刊对国内民航维修状况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并仍采取问卷形式,共有46家公司和企业对问卷做出了回答。我们仍将调查结果汇集成表,按照机体/内舱、发动机、电子设备和起落架/部件分成4个部分。今后,我们将继续把这个栏目坚持下去,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国内民航维修企业的变化。  相似文献   
773.
起落架结构间隙作为影响飞机高速滑跑摆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决定着飞机滑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本文归纳了起落架结构间隙存在形式,分析了起落架结构间隙对摆振的形成原因;详细阐述了现有起落架摆振间隙分析模型,并指出其中的局限性及今后建模方向;通过文献分析进一步总结了含间隙摆振模型求解方法,说明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对起落架结构间隙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4.
采用ANOVA(方差分析法)对各组分析显示,一旦戴上手套,大部分关节的活动范围就会有明显的改变。但是,即使弯曲最小和最大百分率明显减少,拇指和食指MCP(掌指骨)关节的活动范围也并没有减少。这些测试组也说明,虽然手套设计中考虑了PIP运动,但是PIP(近节手指间关节)运动范围仍然会明显减少。另外,使用MCP并没有和使用PIP有相同的减少。PIP活动范围较大减少,  相似文献   
775.
金属氢化物冷源传热传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冷源系统是否能满足出舱航天服的需要,本文针对一套开放式金属氢化物冷源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对其制冷和再生阶段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氢化物热泵能够满足宇航员出舱活动中的散热要求,其体积与水升化器相当,质量损失小,并且能够通过控制反应床的压力调节出口水温,可控性良好,而在返回舱内后,调节冷却水流量,反应压比,可以使氢化物在30min内再生。  相似文献   
776.
777.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04年11月,对中国民航而言,是一个黑色的月份,事故不断,灾难连连:11月11日,国航从北京飞往大连的CA953航班,在大连上空,起落架上有一个零件掉落,砸中地面一学校建筑物;  相似文献   
778.
779.
本文简述了甲板舱噪声的特点及设计要求,重点对甲板舱降噪设计所采取的柴油直流发电机组排气噪声控制、柴油直流发电机组隔振、隔声间及工作间内吸声等方法进行了详细叙述。另外为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还列举了甲板舱工作间内噪声测量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甲板舱降噪设计和制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80.
介绍 第一套航天服的液冷服是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设计的,其设计基于航天员在轨高强度工作时产生大约800 Kcal/h热量的理论预测,必须要将一部分热量立即排出,才能保持人体的热平衡和舒适。通过对舱外活动(EVA)的持续监测已经确定人体产生的最大热量不高于350 Kcal/h。正如几位研究者所建议的那样,在预测和实际数据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可以通过改进的液冷服设计进行修正,改进的液冷服设计减轻了服装重量,减少了循环水流量,而且降低了功耗。另外,这些改变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局部和整体人体舒适性。具有满足各种热防护需要能力的高能效液体冷却/加温服(LCWG)系统研发,是先进航天服设计中首要考虑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