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366篇
航天技术   375篇
综合类   98篇
航天   6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5月9日下午,2013"放飞梦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活动西藏地区启动仪式在拉萨市第一小学举行,西藏自治区团区委副书记王阳、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朱赟、波音中国公司总裁马爱仑等领导与广大师生们一起庆祝2013年的活动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2.
针对我军综合保障分析设计的需求,建立了一个概率活动网络模型,用于模拟真实的维修和使用保障活动,并介绍了任务模型和保障资源模型。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正>2014年10月17日,国家标准委在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召开国有企业国际标准化工作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是我国2014年世界标准日宣传周重要活动之一,国家标准委于欣丽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标准委、国资委、中航工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石油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相似文献   
84.
今年是国际空间站发射十周年纪念。十年历程,一个符号,神话般地记录着人类航天的勇气与执着。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发射第一个组件开始至今,在美、俄两国为首的十几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以燕子衔泥造窝般的耐心在太空组建起一个供人类长期试验和居住的"行宫",将人类活动长居梦想定格在大气层外。虽然它的组建和运行不是一帆风顺,虽然它的下一步走  相似文献   
85.
太空出舱活动是人类航天史上尤其是载人航天发展史上的壮举。它既体现了破茧而出这一漫长过程的艰辛,又绽放出化蝶为舞时那一刹那的绚烂;既浸透着毕业时典礼般的狂欢,又承载着从幼年走向成熟那种仪式般的庄严。在上篇中我们简要回顾了苏美两国的科研工作者对于太空出舱的大胆设想以及他们为了这一设想的实现所做出的艰辛努力。在下篇里,我们将着重介绍出舱航天服的设计和对于两种出舱方式的思考,并泼墨记录前苏联史上第一次同时也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太空出舱全过程。  相似文献   
86.
张叶  李琳 《航天员》2014,(5):24-28
众所周知,彗星,是太阳系里最古老、最原始的天体,它的物质构成与太阳系形成前的星云类似,也因此彗星一直被看作是太阳系的活化石,更是能够帮助人类开启太阳系和地球生命研究的一把钥匙。所以,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就从未停止对彗星的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87.
测试是衡量学生语言能力的手段,但目前高职院校校内的英语期末测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文章以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对校内大学英语期末测试的调查,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探索完善校内英语测试的途径,促进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8.
吴国兴 《航天》2009,(1):32-35
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 40航天员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有何特殊之处?分为几种类型? 航天员出舱主要是为了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检查和安装,因此他们像地球上的检修和安装工人一样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由于出舱活动用的工具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使用,因此这种工具与地面上使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89.
《中国航天》2009,(5):3-7
4月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在学习实践活动专题会上,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性的思维作了题为《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 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学习报告,阐释了集团公司对标国际一流、构建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路。现将报告摘要刊出,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90.
杨蕾 《航天》2012,(3):12-13
在浩瀚的地球外层空间,一颗由中国制造的测绘卫星正用它的"眼睛"24小时全天候"注视"着地球,执行着测绘和资源调查的任务。这个不倦的"守望者"就是资源三号卫星,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