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航空   657篇
航天技术   242篇
综合类   90篇
航天   4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给出了一种电磁兼容(EMC)程序分析的系统方法,并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电磁干扰(EMI)余量来评价系统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912.
轴向磁路永磁陀螺马达电磁参数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三维磁场的二维近似方法计算了轴向磁路永磁陀螺马达的气隙磁场,分析了马达的磁路机构,在磁场的电势计算的基础上推导出马达铜耗的计算方法,以气隙,极对数和磁极内径为变量。以铜耗为目标函数对轴向磁路永磁陀螺马达进行优化了设计。  相似文献   
913.
运载火箭箭载电子设备之间存在着电磁干扰,因此提高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至关重要.电磁兼容性是通过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发射和电磁敏感性来实现的,应力求在单机设计中就予以解决.常用的电磁兼容性的检测方法有:进行各种联试检查;规定电磁干扰条件和测量方法;测定设备和系统在特定电磁干扰条件下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14.
对导弹工作时可能产生的噪声,特别是人为噪声和自然界噪声作了分析,介绍了几种噪声表现形式,它们有:放电噪声;电路间耦合噪声;接触电位差噪声;摩擦生电噪声;导线运动产生的噪声;介质变异引起的噪声.指出航空航天产品减少噪声、解决电磁兼容的问题更为迫切.着重提出了几种提高导弹系统电磁兼容能力的措施,这包括:选择良好的地线系统;建立良好电气搭接;采取屏蔽措施;使用抑制干扰的器件;隔离传输线.还提出了电路设计时提高电磁兼容能力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915.
雷击建筑物时防雷系统中雷电流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讨论雷直击建筑物时雷电流在防雷系统中的分布特性,介绍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的方法。通过典型算例、传统的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的计算结果和利用清华大学高压实验室的冲击大电流发生装置,对此结构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将3种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本研究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室内电磁场的暂态分析做好基础。  相似文献   
916.
针对飞机鸭翼、内外副翼、腹鳍以及方向舵装配中普通铆接存在的安装损伤问题,研究了复合材料结构的电磁铆接工艺。通过试验得出锪窝深度、钉孔间隙及铆钉外伸量等电磁铆接工艺参数。对不同铆接方法的钉杆膨胀量进行了测量,分析了现用铆接方法产生损伤的原因。钉孔挤压应力和面外拉伸应力对比试验及接头损伤检测结果表明:对于某机的复合材料结构用电磁铆接代替普通铆接,能够解决普通铆接存在的安装损伤问题。  相似文献   
917.
918.
通过对火箭弹射座椅轨迹发散技术的类型、原理进行分析,建立轨迹发散性能计算模型。经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侧向轨迹发散火箭技术满足双座弹射救生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FBC-1飞机双座飞行员弹射救生可能发生干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19.
舰载机弹射起飞及拦阻着舰动力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金长江  洪冠新 《航空学报》1990,11(12):534-542
 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是舰载机的特殊动力学问题,弹射起飞过程中的起飞离舰姿态、安全离舰速度及离舰上升航迹;着舰过程中的下滑航迹标定及保持、啮合速度及拦阻滑跑;逃逸复飞能力等是舰载机起落性能的主要评定指标。这些指标与航空母舰的大气扰动、航空母舰的纵倾、横摇和升沉运动的影响密切有关。本文在探讨舰载机起落性能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示例仿真研究,其计算结果与能取得的示例飞机的某些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20.
运用计算机实验方法即三维电磁粒子模拟方法初步研究了暴时扰动情况下外辐射带粒子环境的动态演化特性。模拟计算了暴时辐射带粒子环境的演化情况。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高能质子、电子注入午辐射滞后,两者一方面沿磁力线做弹跳运动,向高纬扩展,部分注入质子和电子沉降于南北两极区域;另一方面,注入质子和电子还经历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漂移运动,粒子能量越大,漂移速度越快。暴时多次注入引起整个辐射带粒子能量的大幅增强;粒子注入颗次和强度越大,辐射带粒子通量增幅越大。本项研究为开发研制完整的辐射带动态模式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