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59篇 |
免费 | 1117篇 |
国内免费 | 61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758篇 |
航天技术 | 967篇 |
综合类 | 591篇 |
航天 | 23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0篇 |
2023年 | 189篇 |
2022年 | 232篇 |
2021年 | 211篇 |
2020年 | 231篇 |
2019年 | 207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186篇 |
2016年 | 212篇 |
2015年 | 227篇 |
2014年 | 359篇 |
2013年 | 352篇 |
2012年 | 492篇 |
2011年 | 519篇 |
2010年 | 368篇 |
2009年 | 418篇 |
2008年 | 417篇 |
2007年 | 411篇 |
2006年 | 378篇 |
2005年 | 418篇 |
2004年 | 405篇 |
2003年 | 411篇 |
2002年 | 394篇 |
2001年 | 324篇 |
2000年 | 270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201篇 |
1997年 | 155篇 |
1996年 | 147篇 |
1995年 | 152篇 |
1994年 | 183篇 |
1993年 | 132篇 |
1992年 | 149篇 |
1991年 | 143篇 |
1990年 | 106篇 |
1989年 | 139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和《有轨列车和乘客轨道系统标准》(NFPA130-2007)以及性能化消防设计中人员疏散时间确定的准则,以某中庭式地铁车站站台人员疏散问题为例,分别按照规范和数值模拟两种方式对人员疏散时间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不同规范、不同疏散模拟软件计算结果,讨论了性能化设计方法中采用疏散模拟软件计算RSET(疏散所需时间)的安全性;定量分析了该地铁车站楼梯设计的安全裕量以及紧急情况下应用自动扶梯实施人员疏散的必要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地铁车站的性能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2.
在电子设备日益增多的现代飞机上,电磁兼容性问题已变为飞机设计与试验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电磁兼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安全系数,并概述了安全系数的五种测试与验证方法:干扰测试对比法,施加干扰法,灵敏度增加法,对电引爆设备和对天线测试法,最后,介绍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333.
334.
为深入了解涡扇发动机喷流噪声特性,验证喷流噪声降噪方法,建立发动机喷流噪声数据库,在法国国家航天航空研究中心的CEPRA19声学风洞开展了缩比发动机喷嘴热喷流噪声试验测试工作。针对发动机热喷流模拟系统,设计加工了面积比(外涵喷嘴面积与内涵喷嘴面积之比)为5和7的两种喷嘴构型试验模型。通过减小高温区域单个零件长度尺寸和零件壁厚的方法,降低热膨胀对模型尺寸的影响。在声学风洞中完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两种面积比圆形喷嘴和锯齿形喷嘴的远场噪声特性测试。通过对远场测量噪声频谱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喷流噪声会减小,采用锯齿形喷嘴设计在中低频喷流噪声水平降低,在高频噪声水平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35.
针对可靠性鉴定试验中航空电子产品进行微小设计更改之后续试验方案确定这一问题,对比继续进行试验和重新开始试验两种情况下的可靠性水平评估结果,提出了一种合理安排后续可靠性试验的新思路,为经过微小设计更改后的航空电子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案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36.
基于特征正交分解的跨声速流场重构和翼型反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维流场的重构问题中应用特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数据处理方法。利用CFD技术计算得到的流场快照对气动力模型进行降阶,然后利用基于POD的降阶模型(Reduced Order Model,ROM)对所需的流场参数进行重构,在快照范围内可以得到高精度的结果,且具有一定的外插能力。在翼型反设计问题中该方法仍然是成功的,通过修正快照向量,利用基于POD降阶模型的数据重构方法,由已知的翼型表面压力分布通过反设计就能够高效精确地得到对应的最优翼型形状,这极大地简化了翼型反设计问题。本文分别在跨声速范围对RAE 2822翼型的流场重构和Korn翼型及NACA 63212翼型的反设计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基于POD的流场重构和翼型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37.
338.
根据推进方式和是否采用金星借力,火星转移轨道分为大推力直接转移轨道、大推力金星借力转移轨道、小推力直接转移轨道和小推力金星借力转移轨道4类。传统的轨道设计方法只是针对某一类特定的转移方案进行轨道优化,而并未针对不同的转移方案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文章以2020/2022年发射窗口为例,针对4类基本火星转移轨道进行研究。首先,基于不同轨道初始设计方法,对4类轨道进行了初始设计,得到了每类转移方案的能量最优转移轨道。然后,基于设计结果和能耗对4类转移方案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得到了不同策略下的转移轨道的特性。基于小推力的火星探测任务轨道对发射能量要求低;大推力直接转移和借力金星的发射窗口交替分布,可以互为备份;基于小推力推进的探测器采用金星借力转移策略相比直接转移能够减少10%的能耗,优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39.
340.
基于二元混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和密切锥乘波体,设计了一腹部并列进气的高超声速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前体模型,并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模型在不同飞行马赫数和攻角下的气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一体化前体模型很好地结合了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和乘波体流场结构特点,乘波前体结构可为进气道提供均匀的进口流场,且进气道性能基本保持不变;一体化前体模型在低于设计点马赫数和正攻角飞行状态下仍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但在负攻角飞行姿态时,随着攻角角度的增大一体化前体模型的升阻特性和进气特性均快速恶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