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61篇 |
免费 | 682篇 |
国内免费 | 38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426篇 |
航天技术 | 415篇 |
综合类 | 343篇 |
航天 | 7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59篇 |
2021年 | 148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60篇 |
2015年 | 169篇 |
2014年 | 187篇 |
2013年 | 152篇 |
2012年 | 223篇 |
2011年 | 177篇 |
2010年 | 143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148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110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基于距离和角度信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和信号到达角信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身定位算法.在所有节点的坐标轴方向都是未知的假定下,用信号到达角信息来计算信号到达角度差,然后将定位问题转化为一个凸集优化问题,节点间的几何关系也相应地转化成为线性或二次约束条件.当距离和角度测量值足够精确时,该算法是一个线性规划问题.考虑测量误差时,通过引入辅助变量,该算法可以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该定位算法的有效性,并对距离和角度误差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距离和角度误差为5%的时候,该定位算法可以满足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82.
383.
利用流动显示及表面压力测量方法研究了后掠翼身干扰区的流动特性,并研究了用小边条等措施改善干扰区的流动特性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机翼后掠角、不同迎角及不同Re数对干扰区流动特性的影响,流态可以从一涡系变成多涡系,由定常变成非定常,而且在一定的Re数以后涡系会紊流化;翼身干扰区上游的的逆压梯度是导致边界层分离的物理原因,利用面积很小的边条可以降低干扰区局部的逆压梯度,可以导致干扰区的旋涡很弱,甚至不出现,这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384.
385.
以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在数值方法校验的基础上,应用全通道定常流场分析手段计算了对转压气机不同周向畸变条件下的三维流场,获取了周向总压进气畸变对该压气机性能以及流场结构的影响效应,确定了对转压气机的临界畸变角,分析了不同畸变强度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周向总压畸变在对转压气机中的发展演化过程。结果表明:(a)所研究的对转压气机临界畸变角约为72°,略高于传统动-静叶排交替的压气机临界畸变角;(b)相比均匀进气工况,当畸变指数为0.24时,对转压气机失速点压比和失速裕度分别下降3%和9.6%,当畸变指数为0.5时二者分别下降8.3%和19.8%;(c)未畸变区与畸变区流体之间存在的压力梯度影响转子叶片相对来流速度。进入畸变区叶片来流相对速度减小,负荷降低,退出畸变区叶片来流相对速度增大,负荷增大;(d)上游转子使得畸变水平提高,下游转子反向旋转效应抑制了来流相对速度变化趋势,增强了气流在其叶片通道中的掺混,使得畸变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86.
提出一种前进比高达0.8的旋翼气动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高前进比旋翼前行桨叶压缩性、后行桨叶失速效应严重以及桨叶偏流作用和反流区大的特点,建立了旋翼气动力模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旋翼诱导速度时变非均布模型与桨叶非定常挥舞运动模型,然后根据高前进比旋翼气动力、旋翼诱导速度和桨叶挥舞运动三者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提出了高前进比旋翼气动特性的动态响应计算方法,最后以H-34旋翼为例计算了该旋翼高前进比状态的气动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387.
一种新型级间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一种含固体燃气发生器的级间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分离的总体方案,建立了级间段气体压强瞬变的数学模型和导弹两级的运动模型,并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对级间段充气过程进行了模拟。简要介绍了固体燃气发生器的设计,并给出燃气发生器装药的选取原则。最后通过对某型号导弹的计算,证明这种级间分离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8.
由于受空气压缩性的影响,飞机的颤振速度在跨声速区附近一般会出现较大降低。为解决此问题,简要分析了跨声速区颤振凹坑形成的机理,并结合某型飞机的颤振试飞,提出了跨声速区的颤振试飞方法,并给出了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389.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