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航空   1203篇
航天技术   300篇
综合类   147篇
航天   4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71.
针对高温不锈钢1Cr11Ni2W2MoV磨削过程中磨削区内部瞬时温度、磨削表面平均温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工件表面平均温度与烧伤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件表面烧伤程度对材料金相组织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了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磨削1Cr11Ni2W2MoV时磨削区内部瞬时温度,证明工件表面的烧伤最直接因素是磨削表面的平均温度,在不同的磨削参数下,表面平均温度超过540℃就形成黄色的微烧伤,随着温度的升高,烧伤程度不断加重.同时,表面烧伤会使马氏体晶格变成细小的退火微晶变质层,烧伤越严重,微晶变质层的厚度越大.  相似文献   
972.
图片新闻     
《载人航天信息》2010,(3):F0003-F0004
2010年6月3日莫斯科时间13:49,在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6人乘组进入“飞船”,随着舱门的关闭,“火星-500”模拟实验的帷幕正式拉开。这次实验将模拟火星飞行全过程,250天飞往火星,在火星表面停留30天,240天返回地球。在这近乎2年的封闭隔离期间,  相似文献   
973.
《卫星应用》2010,(2):62-62
卫星二次表面镜(SSM)是航天器热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被动热控器件,具备低太阳吸收率、高热发射率以及静电防护功能。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积二十余年的SSM研发经验,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SSM产品系列。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性能满足长寿命高可靠航天器的要求,广泛应用在我国不同平台的卫星上。  相似文献   
974.
姚寅  黄再兴 《航空学报》2010,31(9):1796-1801
 从非局部连续介质理论出发,采用一种新的理性力学方法对裂纹前缘内聚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在内聚裂纹表面引入非局部应力边界条件,从而将内聚区内表面诱发张力(非局部表面残余)与内聚应力等价联系起来;然后,利用能量平衡关系,得到仅与表面能密度相关的I型裂纹内聚力新的本构方程。最后,在推导结果的基础上,计算一个具体的脆性断裂算例研究内聚区内表面能与内聚应力随裂纹张开位移(COD)变化的分布规律。由计算结果发现,裂纹尖端应力奇异性消除,且应力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裂纹尖端,而是发生在裂纹尖端周围的内聚区内。  相似文献   
975.
受限浸没射流阵列冲击针肋热沉的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瑞波  夏国栋  柴磊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12):2795-2801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受限浸没射流阵列冲击矩形针肋热沉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热沉几何参数和射流雷诺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针肋高度直接影响换热能力,但并非越高越好;热沉传热特性受针肋宽度与肋间距影响较大,Nu在0.625≤W/G≤1.000内呈塔型分布;Nu在2.5≤H/d≤10.0之间不断下降;S/d在3.00~4.50之间,Nu随S/d的增大单调递增,但Re增大到4000后,换热性能与S/d基本无关;S/d在4.50~7.00之间,Nu随S/d的增大单调递减;热沉的热阻随泵功的增大而降低,但变化渐趋平缓.   相似文献   
976.
从光学性能仿真和结构版图设计两方面对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分立式微变形镜进行了研究。以符合柯尔莫哥洛夫湍流统计理论的大气随机波前作为被校正对象,对方形排列、砖形排列和蜂窝形排列的三种分立式微变形镜进行了面形函数构建与波前校正仿真;从单元数量、控制电极、释放孔、弹性支撑梁和寻址线等方面给出了分立式微变形镜的结构、版图设计准则;最终采用两层多晶硅表面牺牲层工艺完成了一种方形排列37单元分立式微变形镜的制备,并对其镜面光学质量和电压-位移曲线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977.
将PAN基碳纤维(东邦IM600-6K)在不同温度的酸性及盐类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碳纤维的表面性能采用SEM、XPS、亚甲基蓝(MB+)吸附、Raman光谱进行表征。结果发现碳纤维在电化学氧化处理后表面官能团增多而且沟槽加深。电解质及电解液温度对碳纤维表面特定官能团的生成量有影响,羟基和羧基的生成数量最多相差61.38%、98.59%;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处理的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较多,表面较粗糙。升高电解液温度有助于活性氧对碳纤维表面的氧化刻蚀。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微晶尺寸最多减少9.75%。  相似文献   
978.
对C(WCross-aWvy)原表面几种不同导流段进、出口距离比(Li/Lo)的单周期通道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在试验中无法观测到的信息,重点分析单通道不同区域段的压降情况。研究表明:对于进入换热板的每股流体无论进入哪个通道,经过整个换热板的总流程总是相等的,不同通道流动分布情况趋于一致,通道流动总压降最大相差不超过0.51%。空气在单通道内流动,压降较大值发生在入口导流区与波纹区过渡区,此处过渡段压降值约占整个通道总压降的20%,降低空气侧的压降必须更加合理地设计优化入口过渡区的结构。通过计算还发现,从第5个单元开始,流动分布不受入口段影响,压降亦不再受流动单元个数的影响而趋于恒定。  相似文献   
979.
研究了重力跳动对液桥表面及内部流体流动的影响, 以期明确重力跳动对多相流体系统的作用效果. 理论研究表明, 当重力跳动作用于液桥时, 液桥反响频率的大小取决于液桥尺寸和物性参数; 实验研究显示重力跳动引入的液桥表面振动、液桥内部流动与温度振动之间存在着三角耦合关系; 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重力跳动作用于液桥时液桥内部流体的流动结构. 另外, 对理论、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得到了吻合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0.
针对超疏水表面功能材料在流动减阻方面的潜在应用,通过水洞实验研究了具有超疏水表面航行器模型的阻力特性,获得了其减阻特性曲线,并得到了超过20%的减阻效果.对超疏水表面进行了表面能特性和滑移特性分析,认为表面组分中的疏水基团和表面微观结构分别导致了超疏水表面的低表面能效应和壁面滑移效应,两者是超疏水表面具有减阻作用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