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3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航空   1199篇
航天技术   319篇
综合类   150篇
航天   43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辛冰牧 《航天员》2014,(3):26-27
国际空间站根据航天器微生物产生、传播和腐蚀作用等三个密切关联的阶段,从微生物源控制、舱内气体环境控制和结构表面控制等三个模式,构建了航天器微生物综合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针对微生物源,使用抗菌清洁用品、粪便消毒处理、废弃物真空密封等方式;针对舱内气体环境,采用循环过滤除尘灭菌系统等技术完成对舱内环境的灭菌功能;针对结构表面,通过材料抗菌技术、表面抗菌及洗消技术控制结构表面微生物,最终实现微生物控制。  相似文献   
262.
刘兴刚  魏明  胡小锋 《宇航学报》2018,39(11):1308-1314
从带电表面微元出发,通过求解泊松方程,得到带电介质平板表面邻近空间静电势的解析表达式,建立介质表面电位-介电常数模型,求得了带电介质平板表面电位、表面带电量和介质介电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式。结合典型的航天器表面介质材料带电案例,对此类圆盘结构介质平板带电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介质材料表面电位一定的情况下,表面电荷激发的空间静电势值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并且距离介质表面越近,电势的空间变化率越大;在介质材料带电量相等的情况下,介质表面电位随着介质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所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介电常数较大的介质材料可以降低介质的表面电位,减小介质间发生静电放电的几率。  相似文献   
263.
为研究管状变燃速发射药的能量释放规律,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燃烧模型,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分析管状变燃速发射药外内层燃速比及长径比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制备了不同硝基胍含量的管状变燃速发射药,并进行密闭爆发器实验。结果表明,模拟计算中管状发射药的外内层燃速比K=0.2,长径比n=8. 0时,发射药相对燃烧表面较为理想,燃烧渐增性相对较强,添加NQ变燃速发射药密闭爆发器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有较高契合度。  相似文献   
264.
碳纤维复合材料硬度高,耐磨性强,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易产生分层、毛刺、开裂等加工缺陷。研究了车削工艺参数:切削深度ap、主轴转速n、切削进给量f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按以下工艺参数选取时,可获取最高生产效率和最佳加工表观质量;精加工时,选取切削深度ap=0.3 mm、切削进给量f=0.1~0.2 mm/r、主轴转速v=100~120 r/min;粗加工时,选取切削深度ap=3 mm、切削进给量f=0.3~0.8 mm/r、主轴转速v=60~80 r/min。  相似文献   
265.
系统研究不同涂覆前处理方式、不同附着力试验方法对铝涂层附着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磷化、喷砂、蓝色阳极化前处理方式,均能满足各种附着力试验方法要求;而脉冲阳极化前处理方式则不能满足落锤及划格附着力试验方法要求,且脉冲阳极化膜层越厚,落锤及划格试验结果越不理想。  相似文献   
266.
黄烨飞  张泽旭  崔祜涛 《宇航学报》2022,43(12):1722-1730
针对传统三维重建方法难以对纹理缺失表面进行完整重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截断符号距离函数(TSDF)融合的未知目标三维表面完整重建算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逐像素深度估计框架,通过在训练过程中引入多个复杂结构模型,提高该深度估计框架的泛化能力;其次,利用TSDF对各帧图像所估计的深度信息进行融合,实现对纹理缺失区域的空间目标完整三维重建。根据仿真校验,对于300 mm尺寸的卫星模型图像,像素深度估计平均误差约为13 mm,通过TSDF融合后尺寸精度误差小于5.10%。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对未知空间目标光学图像进行逐像素深度估计,并获得目标完整的三维结构与纹理信息,有效解决无纹理区域的重建结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267.
探讨了用层间埋置Ni-Cr合金丝构成局部网络实现对复合材料表面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检测。对表面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Ni-Cr合金丝阵列可以在玻纤/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用作传感元件,合金丝阵列所反映的裂端附近应力场分布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68.
通过改变酒精溶液中酒精的质量分数来得到具有不同表面自由能的酒精溶液,继而分别实验测量酒精溶液在光滑硅片表面、具有凸柱微结构的硅片表面、具有凹槽微结构的硅片表面上的静态接触角,通过经典的Cassie模型和Wenzel模型,得到凸柱微结构硅片表面和凹槽微结构硅片表面上的理论静态接触值,从而根据理论角值和实验值对比推断出各自的润湿模型,并分析形成各自润湿模型的原因。  相似文献   
269.
《国际航空》2012,(7):5-5
目前.人类探测火星的工具只有火星车和火星轨道器。前者可以提供更细节的信息.但只能探索极为有限的地表区域;后者则可以观测整个火星表面.但分辨率较低。目前有人再次提出了火星无人机概念,它将弥补前述二者的不足。  相似文献   
270.
人类对金星的探测活动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这期间,苏联发射了"金星"(Venera)系列探测器,共16个;1984年又发射了两个"维伽"(Vega)探测器。上述探测器采用不同的探测方式,包括环绕探测、下落探测、着陆器探测和气球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