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0篇 |
免费 | 294篇 |
国内免费 | 19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503篇 |
航天技术 | 334篇 |
综合类 | 165篇 |
航天 | 5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继2006年9月3日欧空局的斯玛特-1月球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表面之后,2009年美国的"月球环形山观测和感知卫星"将对月球进行2次连续撞击,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 相似文献
82.
一种针对金星探测器的姿态指向设计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7,43(5):14-21
摘要: 金星探测需要超长距离低码率传输,因而金星探测器需要保持其数传天线指向地球.相对于地球轨道飞行器来说,金星探测器距离太阳更近,需要固定散热面来维持探测器内的温度.提供一种基于在金星探测器偏置安装天线的姿态指向设计,能够保证从金星向地球传输数据并且维持散热面远离太阳.而此设计旨在减少数传天线的数量至一根同时将两个固定平面作为散热面.还提供两种详细方案来控制姿态机动来保证在数传天线始终指向地球的同时在特定节点切换散热面. 相似文献
83.
□□2006年9月3日,欧洲航天局(ESA)宣布,欧洲第1个月球探测器--斯玛特-1(SMART-1)于北京时间3日13:42:22(格林尼治时间9月3日05:42:22),成功击中月球表面(46.2°W,34.4°S),宣告历时3年多的探月计划终于成功结束.不过,在撞击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此前估计的斯玛特-1在月面多次弹跳的"打水漂"现象. 相似文献
84.
设计了一种基于缝隙耦合的贴片型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FSS),该FSS拥有窄带特性。分析了缝隙结构对FSS的频率响应的影响,提出
了一种具有极化稳定性和角度稳定性的双极化FSS单元。采用全波电磁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分
析,同时采用谱域法和周期性矩量法对该FSS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得到解析解。通过将缝隙改
为十字缝隙实现双极化设计,仿真结果显示该结构具有极化稳定性和角度稳定性,并与理论
分析吻合,表明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5.
中国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抑制表面处理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会触发和维持空间高功率射频器件的共振雪崩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微放电效应。微放电效应是限制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微放电作用的机理出发,首先介绍了两种微放电类型(单表面与双表面)的基本物理机理;然后总结了当前主流的微放电抑制方法并给出各自应用于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时的限制。针对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抑制的特殊问题,综述了国内近5年来在表面处理法抑制微放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预测了微放电抑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6.
斜拉索风雨振动及制振措施的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尺寸节段模型,进行了3种不同直径光面索的风雨振动风洞试验,并在各自雨振发生的临界风速、姿态及雨量条件下,和表面附加螺旋肋条及压花后的模型,进行了对比试验,且考察了不同阻尼条件下模型的振动特性,由此探索出对抑制雨振效果较佳的斜拉索表面形式及合适的阻尼比。 相似文献
87.
88.
光学基片表面软质抛光胶体粒子的激光清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学基片表面软质抛光胶体粒子激光清洗的基本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并通过对含有污染微粒的基片表面进行激光清洗,获得了高洁净表面的光学基片.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