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36篇 |
免费 | 1081篇 |
国内免费 | 40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158篇 |
航天技术 | 1476篇 |
综合类 | 734篇 |
航天 | 33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7篇 |
2024年 | 132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224篇 |
2021年 | 265篇 |
2020年 | 281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109篇 |
2017年 | 177篇 |
2016年 | 240篇 |
2015年 | 278篇 |
2014年 | 551篇 |
2013年 | 470篇 |
2012年 | 934篇 |
2011年 | 880篇 |
2010年 | 536篇 |
2009年 | 720篇 |
2008年 | 717篇 |
2007年 | 619篇 |
2006年 | 489篇 |
2005年 | 588篇 |
2004年 | 427篇 |
2003年 | 430篇 |
2002年 | 404篇 |
2001年 | 376篇 |
2000年 | 260篇 |
1999年 | 198篇 |
1998年 | 256篇 |
1997年 | 187篇 |
1996年 | 208篇 |
1995年 | 190篇 |
1994年 | 173篇 |
1993年 | 154篇 |
1992年 | 150篇 |
1991年 | 151篇 |
1990年 | 160篇 |
1989年 | 148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由于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技术上的相通性,朝鲜的航天发射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2012年12月12日,朝鲜"银河"3号火箭发射成功,将第二颗"光明星"3号卫星送入轨道,从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10个具备独立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对于朝鲜这样受到长期封锁的小国,即使在"先军政治"路线下大力发展军工尤其是弹道导弹的研制和制造,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固然不易,其含金 相似文献
133.
1探索太空发射新模式□□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开发将卫星送入太空的低成本发射技术,不仅大型宇航公司全力以赴,就连一些小型企业也参与其中。实际上,私营企业家已在太空探索方面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如2004年的“安萨里X奖”,创立者出资1000万美元激励商业性太空旅行,而政府没有提供任何资金支持。美国专家认为,美国能在竞争激烈的太空技术研发方面处于领跑者的地位,继续将其他强敌甩在后面,私营企业功不可没,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一些私营公司并不满足于现状。微观世界(Microcosm)公司副总裁罗伯特·康格说:“整个世界都加入到了太空争夺… 相似文献
134.
朴素的五层大楼,与其他研究相比略显陈旧的办公室,这一切很难与业界赫赫有名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一部")联系在一起.而当我们在楼道中与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不期而遇时,终于体会到这儿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在那些普通的办公室门上贴着一个个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的名字:岑拯、贺祖明、荆木春、范瑞祥……从1958年4月2日创建至今,这个已有50年历史的一部被喻为"中国运载火箭总设计师的摇篮"--从这栋大楼里走出了11位两院院士,20多位型号两总,至今无一家科研单位可与之媲美. 相似文献
135.
2008年9月28日,美国空间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研制的法尔肯-1(Fal-con-1,又译作猎鹰-1)小型运载火箭,从太平洋夸贾林环礁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36.
6月16日和17日,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欧洲通信卫星”W5卫星的部分电力分系统出现技术故障。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已联合卫星制造商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对卫星性能进行了技术调查。7月11日该公司发布消息称,调查发现,虽然卫星的电力性能目前已稳定下来,但因故障而被关掉的4路转发器已无法恢复使用。这样,该卫星目前的容量是20路Ku波段转发器。 相似文献
137.
<正>□□与嫦娥-1任务相比,嫦娥-2任务技术更新、难度更大、系统更复杂,相应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技术上,嫦娥-2共实现以下6大突破,这也是嫦娥-2的工程目标。 相似文献
138.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派遣1名航空军医、2名航天员与1名来自辛辛那提的医生参加于2007年5月7—18日的水下任务,进行太空医药学概念和月球漫步技术试验。这是首次有NASA航空军医参与的水下任务。 相似文献
139.
140.
7月22日,由原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北京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整合组建的国内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专业化设计、生产和试验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科技集团公司新六院)在北京宣告成立。以此为标志,我国航天液体动力实现整合升级,该院成为国内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专业研究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