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219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SMA管接头系统的蠕变及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机械耦合的瞬态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定温度下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管接头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系统的温度场、热应变场、应力场、蠕变应变结果,指出了管接头的中间内壁部分的交界面处是产生裂纹或脱粘的危险部位,提出了对系统不但要防止蠕变应力的破坏,而且更要注意预防管道产生的过大变形和蠕变应变的破坏,最终为SMA管接头系统的安全性指导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2.
243.
研究了常规和掺杂0.02wt%硫的IN718合金的蠕变行为。结果表明,硫降低IN718合金的蠕变抗力,,使表观蠕为激活能由678.5kJ/mol减小到634.8kJ/mol。计算表明,硫的危害主要来源地其对晶界扩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4.
雷世英  孙见忠  刘赫 《航空学报》2022,43(3):244-251
在进行火箭结构分析时,需要将气动载荷转换为结构载荷。使用压力插值的转换法可保证局部载荷等效,但这种方法需要结构模型外形与气动模型保持一致,而结构模型往往只保留主要承力结构,忽略整流罩等表面细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力插值和力等效的流-固载荷混合转换方法。对于表面有凸起的火箭模型,可通过对比某个气动压力点与其附近的结构单元中心点到火箭轴心的距离,从而判断该气动压力点处的结构模型是否与气动模型外形一致,划分出结构模型表面一致和不一致的区域。之后对于外形一致的区域采用压力插值法,对于外形不一致区域采用力等效法。对某火箭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载荷转换前后的合力、合力矩误差均小于3%。本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转换过程自动化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45.
岳彦芳  饶寿期 《航空动力学报》1993,8(4):383-386,420
本文选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DZ2 2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蠕变三阶段试验 ,拟合出能反映三阶段蠕变的本构方程。利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程序分析正交各向异性材料蠕变的有效性。然后 ,针对气冷叶片的特点 ,探讨多孔构件的简化蠕变有限元分析方法。经对密布小孔板状试件的试验与有限元对比分析 ,两者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46.
刘江南  田长生 《航空学报》1989,10(7):404-408
 借助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试样的断口及剖面进行了金相观察,分析研究了第二相对GH33A合金在700℃下的晶界损伤方式及疲劳和蠕变交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7.
为了研究不同预变形量对铝合金蠕变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2219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在温度为175℃,180 MPa应力条件下,研究0~8%的预变形量对2219铝合金蠕变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变形处理的引入,材料的蠕变变形量和力学性能大幅度增加。当预变形处理量为1%时,其蠕变变形量较未处理时试样蠕变变形量增加了118%。而随着预变形量的继续增加,试样的的力学性能呈现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蠕变变形量与力学性能时,最利于构件的蠕变时效成形的2219铝合金的预变形处理量为3%。  相似文献   
248.
为评估服役前IC10合金涡轮叶片不同部位的真实材料力学性能,与《航空发动机设计用材料数据手册》中采用标准试 棒获得的性能数据进行对比。在选取的新叶片的叶身尾缘、叶背和叶盆处沿叶高方向完成小尺寸的工字形试验件取样,通过优化 设计的工装在保证加载同轴度和安装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单轴加载试验,即900℃拉伸试验以及900℃、342/374 MPa的持久寿命 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均在平行段断裂,符合试验设计要求;相比于手册中标准试棒的测试数据,试样的抗拉强度下降约 20%,持久寿命缩短达76%~85%;不同叶身部位的原始组织形貌相似,试样性能差别不大;应力提高会导致取样的持久寿命明显 降低,其中盆侧取样的降低幅度最大,约64%。相比于标准试棒,叶身的本体取样兼具了铸造叶片的晶体取向和薄壁特征,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真实反映叶片的力学性能,为客观评价IC10合金涡轮叶片材料力学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9.
粘塑性损伤统一本构模型中材料常数的一种确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粘塑性损伤统一本构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做了简单回顾,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粘塑性参数确定方法,并以定向凝固合金DZ4为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同时给出了DZ4蠕变损伤参数和疲劳损伤参数的优化结果。通过循环应力应变计算和蠕变计算,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0.
电阻应变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很广,但由于元件材料本身和结构形式、工艺、应变计性能及粘贴等原因,还会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零点漂移而产生误差,本文对其补偿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