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373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2011年10月2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加速时效技术"项目的成果鉴定会。本成果针对二氧化硅基透波复合材料的自然失效处理不能满足天线信号调试周期及环境稳定性问题,提出了材料加速失效的介电性能及尺寸快速稳定的新方法,揭示了吸湿对材料介电性能和尺寸的影响规律,突破  相似文献   
462.
对Ti-5Mo-5V-2Cr-3Al钛合金10/mm棒材在不同固溶时效制度下的拉伸断口形貌与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研究了断口形貌及显微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材料在相变点以下固溶时效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减少,β晶粒长大,断口纤维区变小,韧窝变大变浅,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逐渐变成准解理断裂,强度升高,塑性降低;当材料在相变点以上固溶时效时,β晶粒重新形核长大,初生α相已经消失,断口由棱角清晰的小晶面颗粒组成,断裂方式为典型的沿晶脆性断裂,强度在1500/MPa以上,断后伸长率为2%。  相似文献   
463.
研究了有初始小挠度单向受压粘弹性板在两种民政部下的蠕变屈曲问题。第一种情况是建立控制方程时忽略横向剪切变形;第二种情况是不忽略横向剪切变形。通过求解控制方程得到了挠度随时间扩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又得到了瞬时临界载荷和持久临界载荷,并讨论了横向剪切变形对临界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4.
设计了新的剪切试验件和剪切夹具,首次开展了DD3单晶的剪刀试验研究,分别在700℃,850℃和950℃下进行瞬时剪切和恒定剪应力下的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试验的重复性很好,DD3单晶存在剪切应变硬化和饱和现象〈001〉方向的剪切强度比拉伸强度的小一半,同时剪切非弹性变形很大,瞬时剪切行为存在加载速率,温度相关性剪切蠕变曲线形状和蠕为寿命与温度及应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65.
对振动时效消除铝合金构件残余应力进行了探索,选择矩形截面的铝合金试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加载的方式对其预制残余应力,然后在一定的支承条件下对其激振,实验结果表明,激振之后试件的残余应力数值得到了降低利均化。本文的工作对开展有色金属构件的振动时效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66.
高温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评介了应变变程划分(SRP),频率划分(FS),频率修正损伤参数(FMDF),损伤速率(DR)和应变能划分(SEP)等五种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高温低周疲劳(HLF)寿命预测模型,并对HLF寿命预测的损伤力学方法作了简介。基于能量原理,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HLF寿命预测模型,即时间修正能量(TME)模型。通过引入时间因子和采用优化处理技术,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塑变、蠕变和环境介质等HLF损伤机制的作用。利用镍基超合金Rene’95(涡轮盘材料)的HLF试验数据,对上述几个模型的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于该材料,TME模型要优于其他几个模型。  相似文献   
467.
SMA管接头系统的蠕变及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机械耦合的瞬态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定温度下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管接头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系统的温度场、热应变场、应力场、蠕变应变结果,指出了管接头的中间内壁部分的交界面处是产生裂纹或脱粘的危险部位,提出了对系统不但要防止蠕变应力的破坏,而且更要注意预防管道产生的过大变形和蠕变应变的破坏,最终为SMA管接头系统的安全性指导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8.
7A09板类铝合金零件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往往造成强度不合格。通过力学性能的检测分析,探讨了不同因素对7A09铝合金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尽可能地提高固溶温度,延长固溶时间,合理控制影响因素,可以提高残余可溶结晶相的固溶程度和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69.
涡轮叶片榫齿部位疲劳/蠕变试验的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低周疲劳试验中发现, 叶片疲劳/蠕变试验寿命高于纯疲劳试验寿命, 为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 对此展开相关的理论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试验条件较好地模拟了叶片的实际工作条件, 该涡轮叶片的损伤以疲劳损伤为主, 相对于真实涡轮叶片的纯疲劳试验, 在疲劳/蠕变试验条件下, 其考核部位(榫齿)出现了较大的应力松弛, 故而使得叶片疲劳/蠕变寿命高于纯疲劳寿命.研究结果对于保证发动机安全工作、提高飞行可靠性、以及发展高温构件的疲劳试验技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0.
高纯Al-Cu-Mg-Ag合金的多级断续时效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镜微观组织分析、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高纯Al-Cu-Mg-Ag合金多级断续时效工艺对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级时效温度为室温和65℃时,合金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固溶强化和GP区,时效时间对合金强度影响很小.二次时效温度高于100℃时,合金的主要强化相由θ'相逐渐转变为Ω相.适当延长时效时间可使合金获得最大的强化效果.与T6I4和T6I6热处理工艺相比,采用185℃,20min预时效后水淬 150℃/25~50 h的多级断续时效工艺极大缩短热处理周期并简化工序,同时合金的强度水平与T6态相当,而塑性获得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