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265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壁中小衬套在进行磨加工时,夹具易造成其变形,本文对这一难题做了技术分析,得出解决该难题的夹具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超长薄壁带台阶筒体在其加工上有较大难度 ,是适合用强力旋压加工完成的典型零件。通过工艺攻关 ,制作旋压工装 ,确定旋压方式、旋压方案、合理的旋压参数 ,旋压出了合格的筒体制件。该工艺方法已运用于正常的批量生产 ,制件精度良好 ,符合所有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和方案论证,制定了合理的弯管工艺,消除了发动机高压涡轮间隙控制装置空气总管弯曲加工时易出现的皱折,压扁及管壁变薄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薄壁舱体的残余应力,在原材料研制中采了诸多措施,包括:化学成分控制,熔炼浇注和挤压成型中的残余应力控制,材料的固溶淬火和时效,在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控制包括:合理安排工艺,增加工艺块,选用适当刀具及切削方法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薄壁构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应用加权中值滤波法对薄壁梁式挠性器件下摆量进行高准确度CCD检测。薄壁梁式挠性器件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图像存在高频抖动现象,因此测量准确度不高,运用加权中值滤波后使用最小二乘法细分技术,可以在实现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同时,消除高频抖动带来的误差,从而可以有效提高CCD测量薄壁梁式挠性器件下摆量的准确度。实验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测量方法准确度提高20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振动时效在铝合金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振动时效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通过进行振动前后残余应力测试,验证了振动时效在铝合金薄壁件加工中的有效性,通过进行振动时效在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运用试验,得出振动时效在薄壁件加工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8.
薄壁件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薄壁件加工的误差预测、补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三次B样条插值的薄壁件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在获得薄壁件历史加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插值理论建立误差模型,得到误差分布规律,考虑切削力与弹性变形之间的迭代影响建立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弹性变形、热误差、几何误差等多种误差源,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建立误差模型,避免以往薄壁件误差建模中误差源分析不全、解析困难的弊端,最终以薄板工件为例,通过实验验证,应用该误差补偿方法可有效提高薄壁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9.
薄壁结构的加筋布局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拓扑优化方法研究了薄壁结构的加筋布局优化问题.考虑到航空航天领域薄壁加筋结构的大量使用与结构形式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有限元自由网格剖分的加筋设计新方法--几何背景网格法.该方法一方面通过定义几何背景网格的大小,实现了加筋设计域内任意离散网格沿加筋高度方向的布局参数化定义;另一方面,通过背景网格曲线坐标系下的定义,实现了三维曲面薄壁壳结构的加筋布局设计.采用该方法分别对平面结构与曲面薄壁结构进行了以结构刚度最大为目标的加筋优化设计.数值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获得合理的加筋布局.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飞机设计满足损伤容限性能要求,有必要对其进行剩余强度评估。针对6156-T4铝合金焊接连接薄壁结构进行了R曲线和剩余强度试验,判断了裂纹扩展经过筋条时的裂纹扩展路径,测量了母板和筋条两个方向的裂纹扩展速率,并采用不同的断裂准则和分析方法对单及双跨度多个初始裂纹长度焊接加筋薄板的剩余强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裂纹扩展在经过筋条时,同时沿着母板和筋条继续扩展,筋条上的裂纹扩展方向垂直于母板且两个方向的裂纹扩展速率基本相同;采用净截面屈服准则进行剩余强度预测时会低估这种韧性较好的焊接连接薄壁结构的剩余强度;基于SINTAP-FITNET评价体系,以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δ5)作为裂纹尖端弹塑性表征参量进行剩余强度预测时,预测结果比采用K曲线预测方法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