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92篇
航空   507篇
航天技术   93篇
综合类   74篇
航天   1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针对湿压缩技术的应用,为了深入认识径向非均匀进气喷湿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以某跨声速压气机级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技术结合欧拉-拉格朗日法对径向非均匀进气喷湿条件下压气机气液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叶顶、叶中和叶根局部喷湿三种不同径向位置喷湿条件对压气机气动性能及失稳边界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喷湿前后流动径向匹配规律及流动结构的变化解释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叶顶喷湿相比叶中和叶跟喷湿是更好的喷湿方案,叶顶喷湿时压气机压比和效率升高程度更大,且稳定裕度降低程度更低;当液滴粒径小于50μm,喷射速度大于20m/s时,离心力对液滴径向迁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液滴在经过压气机级流道过程中几乎不发生径向迁移,蒸发冷却效应只发生于喷湿的局部叶高范围;由于径向非均匀进气喷湿时压气机内部质量流量会向喷湿的局部叶高范围聚集,导致喷湿的主要影响——即轴向速度的降低和轮缘功的升高在喷湿的局部范围程度较弱,而在没有喷湿的局部叶高范围程度较强。  相似文献   
592.
倪明  耿少娟  张宏武  王永生 《推进技术》2020,41(5):1000-1014
本文以两级对置式离心压气机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湿压缩对压气机特性和内部流场的影响。数值计算借助ANSYS CFX软件,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耦合计算连续流场和离散粒子项,基于k-ε湍流模型、变比热拟合公式计算焓熵值,利用安托万方程求解饱和蒸汽压力并加入液滴破碎CAB模型和撞壁模型。在压气机进口采用干空气和不同喷水量与粒径组合共计7个工况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压气机总体性能变化、部件性能变化及水滴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湿压缩使得整机压比和效率均有所提高,但效果越好裕度越小。低压级内湿压缩效果明显,水滴蒸发使得出口温度降低;高压级湿压缩降温增益不明显,但受上一级冷却效果影响,压比和温比都增加。水滴在叶轮中主要积聚在叶片压力面根部。扩压器和回流器中产生了较大的尾迹损失,扩压器前缘受水滴破碎和掺混作用,产生较大熵增。  相似文献   
593.
针对精确制导武器末制导机器视觉技术应用需求,研究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针对复杂背景及小目标的自主目标检测识别算法,并分别进行了网络性能评估和硬件资源需求定量评估。针对最优算法,提出了基于嵌入式受限资源下的高精度神经网络压缩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普适性评估。基于GPU嵌入式平台,实现TensorRT路线网络优化,并在速度和精度两方面均衡考虑下,对裁剪与量化算法进行了详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高精度神经网络压缩算法在硬件资源受限条件下,可以有效提升推理速度,最终经算法优化后的网络结构,可以获得3倍以上的速度提升,网络精度损失小于5%。  相似文献   
594.
压缩感知在轴流压气机周向模态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将压缩感知应用于轴流压气机管道周向模态识别的方法。采用数值实验的方法对稀疏模态信号进行压缩感知分析。对确定性信号,讨论了信号欠采样因子和感知常数对不同稀疏比信号重构成功率的影响,当感知常数大于3.5时,感知成功率超过90%;对未知信号,随机选取测量矩阵在感知失败时信号的模态分布没有规律。在此基础上,将Nyquist-Shannon采样定理和压缩感知方法结合,提出了轴流压气机管道周向模态传感器双均布测点布置方式,发现了其感知的成功与否与信号模态数的差值和测点数相关,选择合适的测点数,可用于基于动静干涉的压气机周向模态的可靠重构。讨论了双均布测点分布的鲁棒性,发现任意减少3个测点时仍可保证研究对象中至少5个叠加模态的成功感知。最后,将压缩感知方法应用于轴流压气机管道周向模态识别,成功感知到了基于Tyler-Sofrin的轴流压气机高阶动静干涉模态。该研究为轴流压气机管道模态分析和测量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95.
蒸汽吸入对稳定性影响中修正关联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浩洋  胡骏  屠宝锋 《推进技术》2019,40(3):532-541
为了在蒸汽吸入的条件下更加准确地模拟压气机的失速边界,基于一种改进的多子压气机模型发展了一个二维稳定性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求解带有源项的可压缩二维Euler方程组,实现对压气机的模拟。叶片对气流的作用力和做功源项是根据压气机输入的总压比和效率计算得到,并采用总压比、效率与叶片进口气动参数之间修正的关联方法。利用该模型计算压气机在吸入蒸汽下的失速边界,并与输入的稳态特性计算的失速边界结果对比来研究失速边界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总温畸变一定的情况下,吸入的蒸汽量越多压气机失速边界的流量就越大。计算结果显示这个修正的关联方法实现了气体性质对压气机特性线影响的改进。  相似文献   
596.
结合复合材料自动纤维铺放(AFP)技术,提出了一种交织铺层结构层合板成型方法,制备了非交织、交织正交层合板、非交织、两向交织和四向交织准各向同性层合板复合材料,并对交织铺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层间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织正交层合板的拉伸、压缩、弯曲性能较非交织板性能均有所下降,但其层间剪切性能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约为16%;随着交织铺层组厚度的增加,交织层合板的拉伸性能呈下降趋势;交织层合板的开孔后拉伸、开孔后压缩和冲击后压缩强度保持率均高于非交织板,且冲击后分层损伤面积明显低于非交织板。交织铺层结构层合板相对于普通非交织层合板具有更好的损伤容限能力。  相似文献   
597.
焦敬品  李海平  翟顺成  何存富  吴斌 《航空学报》2019,40(7):422695-422695
针对大型复杂板结构安全评价需要,发展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金属加筋板结构兰姆波健康监测技术。利用压缩感知技术从稀疏阵列得到的少量检测数据中恢复出加筋板结构中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并提出了一种将余弦相似度和皮尔森相似度相结合的稀疏阵列兰姆波复合成像方法,以实现加筋板结构中大范围缺陷检测和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压缩感知技术可以恢复出金属加筋板中兰姆波的频率-波数关系,提出的兰姆波复合成像方法能够实现金属加筋板中单缺陷和多缺陷的检测及定位。研究工作为复杂板结构损伤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98.
李湘郡  李彦斌  郭飞  吴邵庆 《航空学报》2019,40(8):222853-222853
针对碳/碳(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离散的特点,开展穿刺C/C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分布与可靠性评估研究。首先通过残差分析确定用于强度分布分析的样本数量,然后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两参数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的参数,进而探究穿刺C/C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分布规律,最后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Anderson-Darling检验和极大似然方法对3种强度分布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用于获得穿刺C/C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分布的最少样本数量应不少于30;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均可表征穿刺C/C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分布,其中Weibull分布的拟合优度最高;基于强度分布模型可得到不同可靠度所对应的穿刺C/C复合材料的设计强度参考值。  相似文献   
599.
本文给出了灰色回归模型及灰色正态分布的定义,并将其用在蒸气工厂对蒸气用量的预测中,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0.
张劲东  张弓  潘汇  贲德 《航空学报》2013,34(4):864-872
 压缩感知雷达的目标场景恢复性能要求不同目标的反射回波在压缩空间上的互相关性尽可能小。基于该思想,提出了压缩感知雷达感知矩阵优化模型,根据系统参数和任务信息,以降低感知矩阵互相关性为目标,自适应地构造发射波形和测量矩阵,提升系统性能。分别给出了基于滤波器结构的压缩感知雷达发射波形优化、测量矩阵优化以及波形-测量矩阵联合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压缩感知雷达感知矩阵优化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场景恢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