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521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123篇
航天   1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激波管所产生的非定常运动激波,若强度和形状能够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进行可控条件下的调节,将可望为燃料点火燃烧试验等提供具有独到优势的研究手段。基于激波动力学理论,针对激波管中所产生的平面运动激波,通过设计特定的上下壁面收缩型线,使初始平面运动激波,经收缩段(包括光滑凹形曲线段、斜直线段和光滑凸形曲线段)的变形和强度增加,再以平面波面形状进入较小截面直管段的连续转变过渡,得到了强度增加的平面激波。进一步对所设计的典型型线分别采用数值计算和试验的方法,考核分析激波运动过程中的形状变化,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型线设计的关键参数对激波增强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激波管方法,本文中所提出的收缩截面方法能更显著地增加平面激波强度;另外,还考察了初始入射激波马赫数对壁面型线和运动激波波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较强的初始入射激波来说,壁面型线对入射激波强度依赖较小,也就是说,当实际入射激波马赫数即使稍偏离设计状态时,仍然能得到近乎完美的平面形状增强激波。  相似文献   
742.
闫晶  吴为 《航空学报》2016,37(9):2884-2894
不同温度下的薄壁钛管剪应力本构参数识别,是研究薄壁钛管差温剪切弯曲过程管材塑性变形行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管材剪切测试的方法。将不同温度下薄壁钛管等温剪切测试、剪切测试过程模拟有限元模型、以及基于距离函数的响应面模型相结合,提出了薄壁钛管不同温度下剪应力本构参数逆向识别方法。采用该方法,识别了TA2薄壁钛管剪应力本构参数。同时建立了TA2薄壁钛管差温剪切弯曲过程模拟3维弹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剪应力本构参数和单拉应力本构参数模拟弯管实验过程,评估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对于剪应力本构参数,温度越高,管材的K值和n值将减小,m值呈现波动的趋势。与单拉应力本构参数相比,剪应力本构参数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且剪应力本构参数值较小。与单拉应力本构参数相比,使用剪应力本构参数的有限元模型精度较高,模拟精度最大提高了60%。  相似文献   
743.
为了提高格子的稳定性,使用Hermite展开方法,构建了新的二维四阶紧凑型格子模型,即D2Q37A。比较了D2Q37A和与Philippi给出的紧凑型格子模型(D2Q37B)的稳定性。在相同的碰撞频率下,与D2Q37B相比,D2Q37A可以模拟初始密度比更高的一维激波管流动。这表明D2Q37A与现有格子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详细给出了适用于高阶格子模型的边界条件实现方式。此边界条件实现方式保留了体现LBM(lattice Boltmann method)粒子特性的迁移 碰撞机制。用以上给出的格子模型和边界条件处理方式模拟激波管流动,得到的模拟结果和解析解吻合得很好。这表明所给出的边界处理方式是可行的。此边界格式同样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流动和边界。   相似文献   
744.
Hartmann—Sprenger(H—S)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射流气体产生按一定频率激励的强烈振荡。对H—S管的振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出H—s管在吞吐模式下流场的周期变化,在对应的试验瞬态纹影图上,则观察到相应的吞吐射流气体,揭示了H—s管激励的工作机理。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对小管径共振管的频率估算公式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振荡频率估算的准确度,为以后设计给定激励频率的射流喷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5.
746.
利用多通道光学分析仪测量激波波后不同时刻高温氮气的辐射光谱发现,辐射随时间发生强烈的变化。在非平衡态和平衡态,光谱的各条谱线强度有明显的差别。光谱的结构特征也依赖于激波的速度。  相似文献   
747.
为了研究气动系统中节流管的特性和计算节流管内部及尾部射流区的粘性流场,利用SIMPLE算法对两端带有节流口的管路粘性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管路的几何形状和流动特点,对计算区域共划分了5个区,并给出了相应的分区算法和各种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通过计算得到节流管内各项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这种算法不仅可以计算出管路内部的流场,而且可以计算出管路尾部射流区的流场,并可以较好地描述通量的守恒性。  相似文献   
748.
将高能金属颗粒添加到液体燃料中制成的浆体燃料含有比普通液体燃料更高的体积能量,在航空航天领域显示出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对国内外已开展的浆体燃料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体回顾,介绍了浆体燃料的发展历程,重点聚焦含纳米铝颗粒浆体燃料燃烧特性研究,以微观燃烧特性研究(单液滴为对象)和宏观燃烧性能研究(模型燃烧室为对象)两个不同视角论述了浆体燃料燃烧性能研究中单液滴蒸发/燃烧的理论模型、单液滴蒸发/燃烧特性的实验测量值及浆体燃料模型燃烧室燃烧性能研究进展,呈现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纳米铝团聚体的蒸发燃烧行为研究不足,微观燃烧特性和宏观燃烧性能研究脱节及模型燃烧室设计不利于准确评价燃烧性能等。给出了对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的展望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9.
发展了测定电离复合速率常数的一种新的激波管方法。在这一方法中使用反射激波加热预混气体使之电离,相继用可控制的强稀疏波使之快速冷却,冷却速度很快,可达10^6K/s,使之在冷却过程中,电离远离平衡态。用压电传感器和Langmuir探针监测状态变化历程和离子浓度,并可获得过程中所有的状态参数,测定了NO^++e电离复合速率常数。实验表明这一方法简易可靠。  相似文献   
750.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空间用微型脉冲管制冷机进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脉冲管制冷机中蓄冷器是产生不可逆损失最大的部件。小孔型到双向进气型脉冲管制冷机性能改善的原因在于 :通过蓄冷器中的气体量减少 ,压缩机连管、蓄冷器和冷端换热器中的不可逆损失减小 ,直接降低了压缩机的功耗 ;同时 ,蓄冷器中气体和固体之间的换热改善 ,减少了因蓄冷器中不完全换热而带来的制冷量损失 ,因而使得制冷量增加。计算结果表明 ,微型脉冲管制冷机从小孔型变化至双向进气型时 ,卡诺效率从1 4%提高到了 1 6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