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52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5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利用测量强激波波后N_2~+第一负系(0,0)带和(1,2)带的辐射,对强激波后振动温度历程的进行了测量;利用Langmuir探针技术,在低密度激波管中对强激波后电子数密度历程进行了测量;在弹道靶中进行了激波脱体距离的测量研究.测量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_2~+B~2∑_u~+态的激发比振动能的激发更快:实验测得的振动温度有明显的周期性振荡;在激波速度7.65km/s~7.85km/s、p_1=1.33Pa、实验段内径0.8m下,实验有效时间只有约6.5μs,实验中的电子数密度不能达到峰值,在约10倍波前自由程的实验有效区域内,电子数密度的测量值与计算值吻合很好.激波脱体距离的测量误差约为5%,是目前国内精度最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2.
该文以聚丙烯纤维石灰水泥土为例,简要探讨了纤维半刚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了纤维掺量、长度对纤维半刚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抗温缩性、抗干缩性的影响,提出了纤维最佳掺量和最佳长度值,最后指出了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33.
采用超声脉冲穿透法和超声脉冲反射法相结合,对结构/阻尼一体化复合材料产品开展超声无损检测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检测可有效检测出结构/阻尼一体化复合材料产品中复合材料中的分层缺陷和复合材料与阻尼材料间的脱粘缺陷。  相似文献   
234.
褚奇奕  肖军  李勇  张向阳  王敏 《航空学报》2015,36(4):1312-1319
 为了研究Z-pin层间增强的影响因素,采用Z-pin-浇注体拔脱实验分析了Z-pin埋入深度、直径和固化度对其拔脱性能的影响。采用Z-pin-浇注体与层合板的对比拔脱实验验证了Z-pin-浇注体拔脱实验表征Z-pin与被增强体的结合状态的可行性。Z-pin-浇注体拔脱实验结果表明,Z-pin的最大拔脱力随着埋入深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直径对拔脱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总接触面积的改变,最大拔脱力与Z-pin直径呈线性关系,其中直径0.7 mm Z-pin的最大拔脱力是直径0.3 mm Z-pin的2.35倍;控制Z-pin固化度,利用其与基体的共固化效应可以大幅地提高界面剪切强度,失效模式从界面脱粘转变成界面脱粘和基体树脂的内聚破坏的混合模式,最大拔脱力最高可以提高17倍。  相似文献   
235.
为提升TC17钛合金抗疲劳性能,对其表面进行喷丸处理。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断口分析、残余应力场分析、表层组织分析及喷丸前、后钛合金表面完整性分析等手段,开展不同喷丸强度对TC17钛合金抗疲劳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丸强化后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大,由0.315μm变为0.5~1.0μm;表层发生塑性变形,晶粒发生细化;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残余压应力层深约为125~151μm,最大残余压应力位于层深30μm附近处。0.3 mm·N喷丸状态旋转弯曲试样疲劳寿命优于其他状态试样,在740 MPa和840 MPa应力水平下,分别比未喷丸状态试样疲劳寿命提升4.5倍与7.5倍。疲劳寿命提升归因于试样表层晶粒细化、高密度位错组织及残余压应力对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抑制作用。0.35 mm·N与0.4 mm·N喷丸状态试样疲劳寿命下降与喷丸强度过大时试样表面粗糙度高,并有脱层及微裂纹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36.
固化土结构形成及强度增长机理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固化土实际固化过程,提出一个新的固化土结构模型,即固化土结构形成主要由固化剂胶结土颗粒和填充孔隙两部分构成.根据这一结构模型,以粉砂土作为研究对象,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由理论计算得出的固化土中胶结土颗粒和填充孔隙所对应的固化剂用量与由试验得出的相应固化剂掺量相当吻合,且基于该固化土结构模型,可以对固化土抗压强度增长规律与固化剂掺量相互关系等试验现象给予较好的解释.另外,通过用膨胀剂代替上述固化剂中用于填充孔隙的水泥掺量,以及减少和增加固化剂中水泥掺量,验证了土颗粒胶结和孔隙填充对固化土结构形成及强度增长的作用,并指出孔隙填充对固化土抗压强度提高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7.
宗合 《太空探索》2006,(5):F0005-F0005
近日卡西尼土星探测器拍摄的高分辨率照片显示,在土卫二(Enceladus)南极区域有间歇性的冰颗粒和水蒸汽喷发现象存在。科学家据此推断土卫二地表下存在液态水,这无疑增大了这个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这些令人惊讶的照片是地球以外星球上存在液态水的最有力证据。一些科学家对  相似文献   
238.
SMA管接头系统的蠕变及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机械耦合的瞬态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定温度下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管接头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系统的温度场、热应变场、应力场、蠕变应变结果,指出了管接头的中间内壁部分的交界面处是产生裂纹或脱粘的危险部位,提出了对系统不但要防止蠕变应力的破坏,而且更要注意预防管道产生的过大变形和蠕变应变的破坏,最终为SMA管接头系统的安全性指导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9.
SST-DDES模型在大分离流动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耦合延迟脱体涡模拟技术(Delayed detached-eddy simulation,DDES)的SSTDDES模型,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并针对低速流动问题,发展了基于隐式双时间步方法的低速预处理技术,用于数值模拟低速、高雷诺数湍流大分离流动问题。数值模拟了低速大迎角三角翼绕流及大迎角6∶1椭球绕流,观察到与物理现象相一致的旋涡特征,且得到的定量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240.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超高速弹道靶进行了CO2条件下圆球和火星着陆巡视器模型的激波脱体距离测量实验,为数值模拟提供验证依据。实验模型为φ10mm圆球和头部半径12.5mm的着陆巡视器模型。圆球模型的飞行速度为2.122~4.220km/s,靶室压力为2.42~12.30kPa;着陆巡视器模型的飞行速度为2.802km/s,对应靶室压力为1.836kPa。实验数据与采用双温度非平衡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以下结论:采用双温度非平衡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再现模型头部激波脱体距离;根据计算结果推测绕模型流动主要为非平衡流动;需补充更高模型飞行速度(>5km/s)的实验数据,验证CO2中更高流速状态下双温度非平衡模型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并进一步研究多温度模型和不同化学反应动力模型对CO2下非平衡流数值计算准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