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19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71.
新型飞机拦阻系统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吴娟  何长安 《航空学报》2003,24(5):417-421
 针对新型飞机拦阻系统工作原理作了简要阐述, 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 明确了系统属于二阶复杂非线性自治系统, 在初始状态激励下作自由运动。证明了微分方程的解存在且惟一, 并证明了系统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 分析了系统的运动及控制特性, 阐述了针阀节流面积及凸轮曲线规律作为控制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 该系统属于闭环程序控制系统。通过样例仿真, 展示了飞机被拦阻的动态过程以及拦阻指标的满足状况。  相似文献   
172.
某型发动机滑油通风节流嘴流量-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型发动机后轴承腔采用了节流通风设计,通风腔节流嘴的阻力特性是发动机验证机试车选择首装节流嘴及后续调试的重要依据。对该型发动机可能使用的8种尺寸的节流嘴进行了阻力-流量特性试验,试验中模拟了发动机轴承腔中的油气混合流体介质。同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给出了估算发动机节流嘴壅塞状态下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的公式,并据此给出了在工程计算中初步估算所需节流嘴通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3.
针对格莱圈密封材料密封性能研究不足的问题,对氟硅橡胶和氟橡胶2种材料制成的O形圈的密封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超弹本构模型对橡胶进行数学描述。结果表明:在有、无液压载荷的情况下,氟橡胶圈的密封性能均比氟硅橡胶圈的更加优异;在4 MPa液压载荷的情况下,橡胶圈的压缩率从16%增至28%,氟硅橡胶圈的密封能力变化不大,而氟橡胶圈的密封能力则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74.
为满足全电推进系统的宽放电电流范围需求,开展了节流孔板内移研究。将传统结构空心阴极的一部分发射体转移到节流孔板下游,即节流孔板夹放在两段发射体之间。对比测试发现,新结构阴极的阳极电压大约降低4V,空心阴极的内压提升约50%,供气管外壁最大温差由原来的94℃下降到25℃,阳极电压振荡小于8V。进一步,利用光谱诊断系统,对阴极羽流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羽流区等离子体固定位置进行全谱(400nm~1000nm)扫描,发现节流孔板内移之后,阴极羽流区新出现了波长为529nm和542nm的光线。利用Kura相机拍摄的羽流区二维等离子体分布图像显示,当放电电流为4A时,阴极羽流区的Xe和Xe+的密度低于传统结构空心阴极。宏观特性测试结果显示节流孔板内置式阴极可以在更宽的电流范围内维持点模式工作。可用于需要宽放电电流范围的全电推进系统以及需要低阴极供气流量、高比冲的小型电推进平台。  相似文献   
175.
新型光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基于光驱聚焦检测技术的光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测量光束聚焦在被测表面上,当表面高度变化时,音圈电机驱动聚焦物镜移动,使光点始终聚焦在被测表面上,音圈电机的移动量就反映了表面高度的变化。该系统的垂直分辨力可达0.01μm,不仅适用于表面粗糙度测量,还可用于1mm范围内的相对长度测量。  相似文献   
176.
为全面满足进气道试验不同工况性能匹配和相互干扰试验的需求,同时解决流量控制能力不足和流场畸变较大时流量测量误差大等问题,在FL-12风洞研制了一套双发进气道试验系统。采用光滑外形的整流罩和由蜂窝器、阻尼网组成的整流装置,以提高流量计的流场品质和测量精度;采用单台大流量柱形分布式引射器,以满足双发进气道流量需求;采用基于RTEX网络协议的控制系统,以实现节流锥位置的闭环控制和精确定位。通过校准试验和风洞试验验证了流量计的性能和参数,测试了试验系统的综合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流量计的流场均匀性相对于进气道有明显提升,在常用节流锥行程范围内,其综合测量精度可达到0.1%,同时能准确模拟进气道需要的吸入流量。因此,该系统能全面满足双发进气道风洞试验的需求,为飞行器进气道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7.
音圈电机的功率驱动器对控制器运算速度要求较高,传统方法普遍采用模拟控制,但其存在调试不便、特性漂移、不易实现复杂控制算法、无法与数字控制器直接实现接口等固有缺点.介绍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采用全数字式控制的直接驱动阀用音圈电机功率驱动器.利用FPGA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产生脉宽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电流信号采样及其数字滤波、电流闭环控制以及与其它数字控制器的通讯等功能.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FPGA的音圈电机功率驱动器具有良好的电流跟踪性能,可以满足直接驱动阀系统的控制要求.FPGA的运用,大大简化了系统硬件结构,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且便于扩展功能以及与其它数字控制器实现接口.  相似文献   
178.
针对高支撑刚度、大推力输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双音圈差动结构、轴向支撑的新型音圈作动方法,实现了在紧凑结构空间内磁能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音圈电机的效能。首先进行了结构设计,利用两块环状永磁建立了内外圈两个工作磁隙,每个工作磁隙采用一组差动音圈。然后进行了磁场设计,进行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以磁场均匀性和磁场强度为目标进行了结构参数的优化。最后,加工制造出样机,进行了实际的输出力特性测试、频率特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差动音圈电机具有较高的推力,在运动范围内,推力平稳,效能满足设计预期  相似文献   
179.
针对目前多圈Lambert问题多种算法的不足之处,如精确性不高和难以编程实现等,利用问题解集的分布特点改进算法,编写可直接调用的Matlab程序,为多圈Lambert转移的拓展提供必要条件.以空间交会两动点间的轨道转移为例,建立二层优化的数学模型,并提出结合智能算法的解题思路.通过应用算例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0.
离心环境下振动台运动部分及其导向结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kN离心振动台为例,讨论离心机上顺臂安装的电动振动台运动部分受力情况,并以一种常见振动台动圈导向结构为例,重点分析离心振动台动圈导向结构的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离心力、重力、科里奥利力的共同作用,离心环境振动台运动部分及动圈导向结构受力远大于地面普通振动台,在设计离心振动台导向结构时必须考虑所有力的复合作用,以保证设备及试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