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151篇
航天技术   116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2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针对民机正向设计中存在的建模对象复杂耦合程度高、建模理论支撑不足、利益相关方需求缺乏模型描述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视角的民机正向设计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民机正向设计流程和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论,明确民机正向设计自顶向下的映射和关联关系;然后,引入多视角对民机设计流程进行多方位解耦与描述,分析各视角下的建模元素及其逻辑关系,将设计领域知识流与各视角下建模流程相结合,通过建模语言SysML对多个视角下的民机正向设计模型进行抽象建模描述;最后,通过舱压控制系统建模实例验证了本方法能够有效契合民用飞机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2.
为了研究内埋弹舱非定常流场对武器投放分离特性的影响,基于分离涡模拟(DES)方法和非结构重叠网格技术,建立了内埋武器机弹分离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典型空腔流动和机弹分离算例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采用平均雷诺应力模拟(RANS)和DES两种方法探究了机弹分离过程中弹舱腔内涡结构的演化历程,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机弹分离流场结构模拟中的差异,研究了内埋弹舱流场结构对导弹分离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机弹分离过程中,高强度涡结构逐渐向弹舱腔体后缘聚集,同时弹舱剪切层流动结构被导弹破坏,导弹出弹舱阶段俯仰方向所受气动力矩急剧变化。相比RANS方法,DES方法捕捉到的高强度小尺度涡结构对导弹压力分布影响较大,使得分离后期导弹俯仰角、俯仰角速度产生明显差异,DES方法更适合内埋武器舱分离特性精细化研究。该研究结果可为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研究的计算方法选择和安全分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3.
俄美舱外航天服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航天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穿着的出舱活动航天服,与美国航天员在航天飞机上穿着的出舱活动航天服尽管在外观上很相似,但性能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两国的航天服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航天服工作压力不同美国航天服的工作压力为29.647干帕,俄罗斯航天服的工作压力为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美国宇航局阿姆斯研究中心根据阿姆斯AX-5型硬式舱外航天服研制了航天服穿脱舱,作为改进的航天服气闸舱支持空间站的舱外眼,大部分参考者提议在月球或火星上由穿脱舱自行变化。最近发现这种服装穿脱舱在地面上第一次实际应用,用来清除有毒和有害物品。NASA-Ames有毒清除车的尾部设计了穿脱舱。在实际清毒应用中,穿脱舱有明显的改进:一般防毒服需要脱衣前清除,而使用穿脱舱后就避免了脱衣前的清洗,体现了服装穿脱  相似文献   
127.
128.
载人航天初期,先驱们在短期飞行时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都穿着航天服。而在长期飞行阶段,乘坐“联盟”号飞船的航天员们只有执行动态(发射、降落、对接)作业时才穿当时的“隼”航天服。俄罗斯航天员从空间站出舱进行舱外活动时使用“奥兰”航天服。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们多数时间都是穿着地面上的衣服(航天服里面是普通内衣)。  相似文献   
129.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近10年国外航天回收技术和救生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航天回收技术的研究重点由常规伞系统转向了研制大型冲压翼伞。而航天救生技术的研究重点是空间站的救生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发展高性能的空间救生艇。文中也叙述了运载火箭的回收问题和返回舱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