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5篇
  免费   4230篇
  国内免费   735篇
航空   19012篇
航天技术   1090篇
综合类   1145篇
航天   3663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14篇
  2022年   573篇
  2021年   709篇
  2020年   626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515篇
  2016年   619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988篇
  2013年   985篇
  2012年   1356篇
  2011年   1238篇
  2010年   921篇
  2009年   1163篇
  2008年   1290篇
  2007年   1200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952篇
  2004年   901篇
  2003年   875篇
  2002年   648篇
  2001年   625篇
  2000年   579篇
  1999年   467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487篇
  1996年   497篇
  1995年   564篇
  1994年   436篇
  1993年   372篇
  1992年   399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309篇
  1989年   333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旋转机构是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为了精确模拟旋转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支撑旋转轴系的双列球轴承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提出了使用Bushing单元来建立同时具有径向移动刚度、轴向移动刚度和径向角刚度的三向刚度轴承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计算了三向刚度数值,并利用轴承手册上的经验公式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弹性轴承支撑的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旋转机构的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了轴承有无角刚度两种状态下的固有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旋转机构来说,轴承模型角刚度对计算精度的影响较大,角刚度已知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922.
根据系统原理、经验总结和数据统计,对发动机引气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从数据系统引气报文中找到规律,从而提高故障件的排查率,优化维修管理。  相似文献   
923.
某型直升机地面试车过程中,发动机二次交叉起动时出现了全机黑屏现象,事后全面检查未发现异常,给正在进行的试车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此类故障的再次发生,本文对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24.
进入21世纪,美国GE公司在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研究其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战略,可为中国民用发动机产品研制提供借鉴。介绍了GE公司为提高其新产品性能所做的技术预先研究计划和技术储备;采用产品路线图方法总结了GE公司民用航空发动机产品布局和发展路线。研究结果表明:GE公司重视民用发动机核心机和衍生型号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布局,为降低发动机研制风险和成本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不同产品中采取联合研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925.
《航空发动机》2019,45(1):103-103
1本刊简介《航空发动机》是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为行业性、专业化和技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以及时报道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设计、试验、材料、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成果为重点,宣传科技方针,推广科研成果,开展技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为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和航空工业振兴服务。  相似文献   
926.
介绍了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以及陶瓷基体材料、增强体纤维、界面层的发展情况,概述了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的应用。从工程运用角度,探讨了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化运用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合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及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加快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及工程化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7.
滑油中的金属颗粒成分及含量反映了发动机部件磨损程度,利用光谱分析技术监测诊断发动机部件磨损故障。在分析发射光谱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磨损部位识别方法,并通过实例阐述了部位磨损识别的步骤。将待识别样本输入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得到低压压气机轴承支座磨损故障模式。待识别样本中含有Fe、Al、Cr、Cu、Mg,与低压压气机轴承支座磨损故障模式存在的元素完全一致。与原始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得到的故障特征更加明显,所需训练样本更少,识别精度达到96.67%。  相似文献   
928.
针对涡轴发动机高转速燃气涡轮叶片动应力测试中出现的应变计短路、高温导线断裂和线芯窜动问题,开展了动应力测试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宽基底喷涂固定应变计、优化高温导线布线、改进高温导线等工艺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共振转速试验测试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共振转速测试结果准确有效。通过研究,获得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涡轴发动机燃气涡轮叶片动应力测试技术,可为同类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9.
针对带核心驱动风扇级(CDFS)的核心机过渡态数值模拟获得的CDFS加、减速工作线趋势与试验结果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了原因解析和模型改进。通过分析影响CDFS加、减速工作线的主要因素,发现引起该问题的原因,是外涵放气系统节流位置随核心机状态改变,容腔容积偏离了物理容积。在分析容腔效应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以虚拟容积代替物理容积计算CDFS工作线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虚拟容积计算的CDFS加、减速工作线趋势与试验结果一致,可满足带CDFS的核心机过渡态数值模拟要求。  相似文献   
930.
激光冲击强化对TC17钛合金模拟叶片疲劳极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振动疲劳试验探究了激光冲击强化(LSP)对带根部倒圆的TC17钛合金叶片一阶弯曲疲劳极限的影响,结合疲劳断口、组织观察和残余应力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激光冲击强化提高叶片疲劳极限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对TC17钛合金叶片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无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疲劳极限(约8%)。冲击强化后叶片的金相组织无显著变化,但表层晶粒组织明显细化,并在距离材料表面50μm的深度范围内形成剧烈塑性变形区,材料表面产生了不小于466 MPa的残余压应力。晶粒细化和残余压应力是叶片疲劳极限提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