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3篇
航空   129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浅谈美联航航材库存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航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航空公司都在寻视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良方。因为控制成本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降低企业成本已成为各航空公司的重点目标,其中有效地控制航材库存是航空公司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 继今年1月参加了美 联航与中国民航学院在天津合办的《民用航空管理交流项目—中国》第二期培训研讨班,我们来自7个不同公司的10个成员于4月底抵达美联航旧金山维修运行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于是我能有机会对美联航的航材库存管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拥有近十万名员 工的美联航以…  相似文献   
72.
航材成本控制中,送修成本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许多航材维修厂家,仅国内就有几十家,每个厂家都有许多项航材的检测、校验、修理和大修等工作能力。但是,根据其各自的基础设施、维修检测设备和人员技术水平的不同,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修理特色。这就要求航材部门了解这些特色,将航材送往送修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修理厂家。作为航空企业,对航材送修状况的考核主要在于价格、质量、周期和服务四个方面,主要以修理价格为基础,其他方面为参考对修理厂家进行定性考核。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笔者认为应把四个方面统一归纳到成本上…  相似文献   
73.
由于战时运输机出动批次多、强度大,机载设备耗损剧增,出现故障的机率将会大大提高。特别是当军用运输机在外执行作战任务或特殊情况下,一旦发生故障需要换件排故时。只能依靠随机携带的战备航材来满足异地换件的需求。因此,战备航材数、质量和配套情况对飞机的恢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确保军用运输机的作战性能,本文就军用运输机战备航材的组配及使用管理中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4.
75.
《中国民用航空》2007,(2):F0003-F0003
沈阳威亚航空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沙威先生最近亲自致电航采网,主动要求从普通会员升级成为航采通会员,是什么原因促使从头短短数月内做出如此决定呢?本网采访了沙总。  相似文献   
76.
本文深入分析了航材保障工作中保障者与保障对象的辨证关系,为科学的航材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扫除障碍,促进装备全寿命周期效能费用比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7.
根据当前中国航空公司航材采购送修业务需求,通过对业务需求和.NET规范体系架构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一个基于.NET平台、应用Web Services技术的航材采购送修系统的解决方案。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思想(RBAC),结合现代管理思想以解决航材采购送修过程中复杂的业务评估和繁重的日常业务等难题。  相似文献   
78.
在激烈的航空运输市场竞争中,高昂的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一直为航空公司所重点关注,成本控制已成为航空公司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航材成本(储备成本和维修成本)是航空运输企业飞机运营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航材储备约占航空公司75%的库存资产和25%的流动  相似文献   
79.
航材管理是航空公司运行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航材送修业务是航材管理的基础环节。基于大数据理论提出"数据驱动"的管理理念,对航材送修流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送修航材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而提高航空公司的航材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0.
杨彬 《国际航空》2012,(2):77-79
本刊在2011年第五期发表了《关于CFM56--3补充型号审定的前前后后》一文,介绍了普惠公司全球航材替换计划(GMS)审定过程。与此同时,该计划还引起了CFMI公司与各航空公司的密切关注,本文从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角度,介绍CFMI公司对替换件在其原型发动机使用中持续适航能力的疑虑,以及相关航空公司的商业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