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25篇
航天技术   179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3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992年8月14日及12月21日,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极不平常的两个日子。按照合同要求用我国新研制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简称长二捆)先后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两颗澳大利亚新一代大容量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成就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扬了国威,鼓了民心。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赞誉:“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令  相似文献   
62.
“必须提一下万虎1 ) (Wan Hoo)的事迹。这位生活在大约 15世纪的中国官员是试验火箭上天的第一人。……他坐在椅子上 ,椅子下面捆绑了 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 ,他命其仆人点燃火箭 ,然而 ,随着一声巨响 ,万虎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之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摘自 Herbert S.Zim著《Rockets and Jets》 (1945 )□□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 ,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 ,国际威望…  相似文献   
63.
王萍  龚念曾 《中国航天》2001,(11):22-26
引言近年来航天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军用和民用任务正在向空间转移。航天运载能力涉及到一个国家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是保持空间优势的核心能力之一,因而一直受到各航天国家的重视。美国在《空军2025年计划》中称:“航天运载器是美国空间优势核心能力的关键支柱,航天运载能力的丧失将会对美国的空间优势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美国航天司令部长期规划——2020年设想》中则有这样的表述:“控制空间首先要确保进入空间。进入空间必须做到灵活、廉价和按需到达,以部署、重构、补充、更新、扩充和维护空间体系。”由于…  相似文献   
64.
日本航天技术取得进展日本目前正在继续开发其未来的载人和不载人航天器所需的技术。其中载人航天器技术包括将由日本宇航员在美国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上进行的空间试验技术。有关航天飞机的基础研究工作也在进展之中。在不载人航天器方面,日本正在实施所谓的...  相似文献   
65.
《中国航天》2003,(7):9-9
6月10日下午,长征火箭研制历史上规模最大、场面最壮观的长征二号F火箭总装测试动员会,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总装厂生产现场召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一院院长吴燕生、党委书记梁小虹等院领导,火箭总指挥黄春平、总设计师刘竹生及总装备部有关领导一起赶到会场,共同为动员会助阵。在火箭总装车间里,在长二F火箭旁,参加总装测试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来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有关人员近200人,面对“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精心操作铸神箭,胸怀祖国、务求必胜、载人航天创辉煌”的巨幅横标心潮澎湃。近一个时期以来,在抗击非典的…  相似文献   
66.
中国国家航天局已经整整走过了10年的历程。这10年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最为辉煌和富有成果的10年,也是中国航天走向世界,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全面发展的10年。10年来,我国先后与2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的空间合作协议和航天局间的协议30余份,已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众多的国家开展了实质性的空间合作。改革开放带来国际合作的机遇航天国际合作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早在1977年9月,中国航天技术代表团率先走出国门,对法国空间技术进行了考察。紧接着1978年8月和11月,中国航天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相似文献   
67.
《中国航天》2005,(8):3-8
在今年4月1日举办的“航天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专家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代表集团公司做了题为“我国航天技术对关联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报告。本刊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整理,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8.
金恂叔 《中国航天》2005,(8):22-25,29
二、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LA)是俄罗斯另一家大型航天公司。该公司在发展俄航天技术,特别是在行星际空间探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从事科学卫星和地球观测卫星的研制。2.1发展简况拉沃奇金联合体建于1937年4月,当时主要是设计制造军用飞机。S.  相似文献   
69.
70.
杭添仁 《航天》2009,(10):40-53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许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中国的航天技术也随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飞速发展起来,广泛用于国计民生,带来巨大效益,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