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25篇
航天技术   179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3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九五”计划期间,是我国面对挑战、排除困难、开拓进取、阔步前进的5年,也是我国航天技术战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创造辉煌、迎接新挑战的5年。 从表1和表2可见,与以往各五年计划期间的情况相比,“九五”计划期间中国在航天器方面取得的进展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发射的航天器类型数、品种数以及首次发射的航天器类型数、品种数和航天器首次发射成功的品种数,均居首席。 (2)发射成功率达到100%,在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小型卫星和微小型卫星、试验飞船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3)发射的卫星性能好,寿命长…  相似文献   
172.
笔者认为,中国在发展生产力的道路上,应实现从盲目到科学的转变,即应朝着节约传统产业对资源的浪费、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开发新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方向迈出快健的步伐。航天产业等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它给予人类加快发展生产力以新的机会,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认识上的首先突破,才能有航天事业的突破。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技术基础、人才结构、管理水平,特别是目前可能的投资强度,中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1.应集中力量狠抓卫星应用和应用卫星;2.载人航天一定要搞,但在航天飞机、空天飞机、航天飞船等诸方案中,飞船方案似更可行。  相似文献   
173.
概括介绍第二代水平起落、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的发展情况、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航天飞机技术的突破,必将推动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着重叙述目前世界各国所提出的各种航天飞机方案,其主要技术性能、工作特点及方案论证情况,这包括英国的HOTOL、西德的S(?)nger和美国的“东方快车”.在这方面,目前美国暂处于领先地位.发展第二代航天飞机有五项主要的关键技术:1.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2.材料;3.结构;4.飞行控制和稳定;5.高超音速空气动力技术.  相似文献   
174.
王宜礼 《太空探索》2004,(11):42-43
航天技术造福人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卫星应用。航天技术通过应用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卫星应用的领域很广,像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空间天文、微重力科学等。今天我们这里主要是谈谈如何通过遥感卫星传回的图像,来了解陆地的资源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75.
王家胜  陈萱 《中国航天》2004,(11):25-29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航天技术与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战场态势感知、指挥通信、精确作战等方面的能力。伊拉克战争已成为美国新航天技术与装备的试验场。战争结束后,美国总结了航天技术与装备在战争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发展航天技术与装备做出了重大调整。进而也将对世界航天技术与装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6.
《太空探索》2007,(11):12-17
中华民族是一个孕育了"飞天"传说的浪漫国度,是一个诞生了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曾饱经沧桑的东方大国,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们,从事着中国航天这一令世界瞩目的伟大事业,完成了中华民族史上遨游太空的壮举。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就  相似文献   
177.
廖春发  靳颖  韩燕侠 《航天》2012,(2):26-27
载人航天进入为新一轮高潮积蓄力量的“潜伏期” 2011年4月12日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也是美国航天飞机首飞成功30周年。尽管50年来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国外载人航天仍面临各种困境,正处在各种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78.
子力 《中国航天》2012,(6):20-25
航天基金会是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和市场状况等,研究数据比较客观。从2006年起,航天基金会每年发表一份《航天报告》。  相似文献   
179.
《航天员》2012,(4):74-74
英国BBC:中国每一次载人航天实践都值得纪念,在过去的4次航天飞行中,每一次都有新技术出现,这体现了中国对于自身航天技术的信心十足。西班牙《国家报》:这是2008年9月以来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也是第一次有航天员参与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对接任务将手控完成,便于中国科学家进行一项美俄两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掌握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0.
薛滔 《太空探索》2012,(11):45-45
9月7日,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的"海峡两岸航天(航太)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4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了研讨会,并就航天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作了题为《航天技术与中国航天》的报告,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解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阐述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戚院士从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状况及我国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