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9篇 |
免费 | 252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09篇 |
航天技术 | 88篇 |
综合类 | 188篇 |
航天 | 2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932.
地下结构模型度试验的光学激波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学激波管是进行抗爆结构试验研究的一种新型动载设备,它除具有常规激波管的通过电测手段测试试验结构物上点或多点的应力、应变、速度等力学参数外,其突出的特点是通过光测能够拍摄试验结构物在冲击波动压作用下连续变化的过程和被破坏形态的清晰物理图像,进行地下结构的抗爆研究。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用于地下结构抗爆试验研究用的光学激波管设备的构造和测试手段以及设备调试和应用试验的情况,最后还公布了用该设备拍摄到的激 相似文献
933.
934.
通过实验,研究了富铈稀土对氧化锆泡沫陶瓷机械性能及晶相组织结构的影响,探索了以MgO稳定氧化锆为基体材料,通过加入适量的富铈稀土来提高氧化锆泡沫陶瓷过滤器韧性和抗压强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35.
本文对大型土中浅埋可调式激波管的主体结构,主要特点,测量手段,适用范围,以及在防护结构抗动荷载试验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36.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结构和一系列奇异的特性,有可能成为高科技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纳米材料的研究开发动态,并展望了我国今后研究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937.
938.
笔者介绍了一种验证灰尘气体中驻点热流率增大机理的方法。在灰尘负荷率相同 ,微粒速度相近条件下完成激波管 2e区实验气流分别为亚声速与超声速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含灰气流中驻点热流率增大只与灰粒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939.
为了研究纤维表面状态对C/C-SiC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相成分的影响,将T300碳纤维在氮气氛围中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采用液硅熔渗法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采用光电子能谱(XPS)对纤维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处理纤维表面具有较高的氧含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纤维表面氧含量逐渐降低,导致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数目减少。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未处理纤维增强的C/C预制体,孔隙尺寸较大且孔隙率低;而经1 500℃热处理纤维增强的预制体,孔隙尺寸较小但孔隙率高。随后对C/C预制体进行液硅熔渗处理,并对熔渗反应过程分析发现:由未处理纤维增强的预制体,液硅熔渗反应主要受溶解-沉淀和界面限制的扩散反应过程控制,获得的C/C-SiC复合材料中SiC基体相分布规则且含量较低,同时含有较高的残留Si;而经1 500℃热处理纤维增强的预制体,熔渗反应则主要受溶解-沉淀过程控制,获得的C/C-SiC复合材料中SiC基体含量多且分布较均匀,残留Si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940.
针对多层界面相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裂纹偏转机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在圆柱单胞模型中,按照界面相各亚层的实际厚度建立多层界面相几何模型,然后赋予各亚层对应的组分材料参数,获取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CCT)分别计算基体裂纹在界面相处偏转与穿透两种情形的能量释放率Gd和Gp,根据断裂力学准则实现对裂纹在多层界面相内部偏转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向异性界面相比各向同性界面相内部的Gd/Gp比值更大,更利于裂纹偏转的发生;总厚度相同的多层界面相与单层界面相相比,其内部的Gd/Gp比值更高,裂纹在其内部发生偏转的机会更多,且五层界面相(PyC/SiC/PyC/SiC/PyC)比三层界面相(PyC/SiC/PyC)更利于裂纹发生偏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