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2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了解决RFID标签信息冲突问题的基于二进制树的防碰撞算法,并对现有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减少RFID标签碰撞次数,提高航空维修管理系统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2.
日面上黑子数目反映了太阳活动水平的高低.黑子形态的复杂性和磁场的非势性与太阳活动爆发密切相关.随着高时空精度的太阳观测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快速准确地自动识别日面上的黑子以及对黑子群特征自动提取已成为太阳活动预报的现实需求.本文针对SDO/HMI的活动区白光数据,利用数学形态法开展黑子自动识别研究,并在黑子识别基础上对黑子群的面积和黑子数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利用2011-2017年HMI活动区数据计算得到的黑子群面积和黑子数与NOAA/SWPC发布的活动区相应参量进行比较,发现本文计算结果与SWPC发布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性较好.其中黑子群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77,黑子数的相关系数为0.79.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对SDO/HMI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得到高时间分辨率的黑子群特征参量,可为太阳活动预报提供及时准确的输入.   相似文献   
43.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检测火星表面陨石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克服利用影像识别陨石坑的诸多限制因素,利用"火星全球勘探者"(MGS)火星激光高度计(MOLA)得到的火星三维DEM数据,转换获得地形曲率,然后利用设定阈值将曲率图转换为二值图像,结合图像分割floodin算法可以得到待检测陨石坑,最后利用Hough变换可以检测出陨石坑。其成功率达到73.4%,可以有效地从DEM中识别陨石坑。利用DEM识别陨石坑的方法可以识别更多新的陨石坑,为现存的陨石坑目录提供新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44.
针对高轨凝视卫星存在难以选取地面控制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卫星性能发挥的问题,文章将连续成像的凝视卫星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AIS数据定位精度高、更新频次快、与高轨凝视卫星配准性好的特点,将船舶AIS数据作为控制点对海洋区域进行几何精校正。根据海洋较地面平坦的特点,基于多项式校正法,设计了两种针对高轨凝视卫星的遥感图像校正策略,并利用高分四号卫星和商用AIS数据进行了验证比对,给出了应用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AIS数据可有效提升高轨凝视卫星海洋遥感图像定位精度,可为高轨凝视卫星影像快速几何精校正策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兰姆凹陷稳频激光器中,在压电陶瓷的调整范围内会周期性出现多个兰姆凹陷曲线波形,不同兰姆凹陷曲线的切换点处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为极小值,与兰姆凹陷点的特征相同。制造工艺无法保证激光器切换点处的输出功率极小值一定大于或小于凹陷点处的功率极小值,因此无法通过激光输出功率及调制输出信号的相位关系直接区分切换点和凹陷点。经过分析兰姆凹陷现象的形成原因、推导兰姆凹陷曲线表达式、分析兰姆凹陷线型特点,发现兰姆凹陷曲线在凹陷区域两侧各有一波形拐点,在拐点附近,一次导数曲线会发生跳变,而在凹陷区域则无此现象。这一特点可以作为软件自动识别切换点和凹陷点的判据,实现自动兰姆凹陷稳频。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RFID在航空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产业价值及国内外的技术标准,分析了RFID技术在航空在制品管理和刀具管理中的典型应用,对于RFID自动识别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芯片AS3993与单片机PIC24FJ64GB002的设计方案,具体阐述了ISO/IEC 18000-6C通信协议和软硬件设计。最后,对RFID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针对海上目标的雷达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中,航迹之间存在的时空不匹配现象,提出了在空间对准之后结合海上航迹运动特点,对 AIS航迹数据进行插值对准雷达目标航迹的方法,在解决雷达与 AIS航迹之间时空不匹配问题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小插值误差。该方法根据船舶航向变化率,结合航速航向法和内插外推法的优势,针对不同航迹特点自动选择最佳的插值配准方法,实现海上目标的雷达与 AIS航迹点的自动插值和时空对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针对海上目标复杂运动,可以自动匹配选择最佳插值方法,有效降低误差,实现雷达与 AIS航迹之间的时空匹配。  相似文献   
48.
太阳活动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发生源区,活动区的形态、结构、特征是预报太阳爆发的主要依据.因此,活动区的识别是实现太阳爆发预报的前提.SDO/HMI能够提供连续、高时空精度的全日面光球观测图像.参照文献[1]SOHO/MDI综合磁图中活动区的自动识别方法,利用实时可得的HMI全日面磁图,通过阈值法、数学形态法和区域增长法相...  相似文献   
49.
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AIS)接收到的报文中解析出发送报文的时间信息能够有效提高AIS报文在全球海上目标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着眼于动态显示某一特定船舶进行连续跟踪这一目的,结合天拓一号AIS和天拓三号AIS来研究报文中的时间信息。首先,利用天拓一号星载AIS在轨运行期间接收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仅仅依靠报文自身的自组织时分多址(Self-Organizing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SOTDMA)通信状态等信息不能有效解析报文时间。其次,研究了天拓三号AIS的报文组成格式。通过每间隔1min往星上存储器中植入一个时间信标的方式,天拓三号AIS系统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实现了对每一条报文的精确时间显示,为今后实现海面船舶进行连续跟踪与监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0.
美国航空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在民用飞机的舱门、安定面、方向舵、升降舵等可更换结构部件上安装具有自动识别(AIT)功能的接触式记忆按钮的航空公司。这种接触式记忆按钮的几何外形只有美元的一角硬币那么大,具有大容量和自动化数据采集等特点,可以帮助航空公司高效地监控飞机可更换结构部件的运营历史,为航空公司节约运营成本、提高数据的精确度。据美国航空公司介绍,在这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