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47篇
航空   1843篇
航天技术   321篇
综合类   236篇
航天   41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根据颤振运动方程,应用v~g参数法和非定常气动力的偶极子格网法计算了CK1机翼翼尖带外挂物红外器时的颤振,分析了翼尖外挂物对机翼颤振的影响,确定翼尖外挂有利的配置方案.计算结果表明CK1机翼的颤振对梢部的重量分布是敏感的,红外器的弦向位置及翼尖配重布置得当,则可提高颤振速度,否则也可降低颤振速度。  相似文献   
92.
本文作者从研究结构的数学模型入手,讨论了建立三维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方法。成功地获得了一些具有应用代表性的三维板壳和块体结构有限元计算网格的自动划分原理和算法。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描述的实验采用干冰为示踪粒子,对脱体涡系作了流动显示,并对摄取的图片进行了数字图象处理。结果清楚地提示了涡的三层结构。在主涡的诱导下,出现二次涡,而二次涡会影响脱体涡的速度分布。实验还得到了脱体涡流场的灰度分布图,并将得出的涡核直径与LDV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还证明来流迎角、侧滑角及前缘后掠角会影响涡核的位置和强度。当机翼前缘后掠角增加时,脱体涡向不稳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4.
六端口微波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端口技术是从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微波自动测量技术。经过十多年来各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实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系统构成、误差分析等方面均趋于成熟。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微波计量、安全防护和工业在线检测诸部门。由六端口网络组成的自动网络分析仪,可望成为技术性能高的自动测试系统。本文分四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六端口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微波测量中的应用;几种常用六端口结的组成及其设计准则;六端口自动网络分析仪的校准及其测量方法,以及如何评定六端口网络分析仪不确定度等问题,供从事微波计量测试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5.
双三角翼外翼前缘钝化对涡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风洞试验,利用7孔探头对75°/45°和75°/60°两种典型双三角翼进行了空间流场测量,研究了双三角翼前缘形状对大迎角涡流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三角翼外翼前缘钝化使双涡态的双三角翼内、外翼涡互相靠拢、增加干扰,当出现合并涡态时,使合并涡涡核向内下方偏移;外翼前缘钝化使外翼涡或合并涡的Cp0、Vx较尖前缘时为高,最终使外翼涡或合并涡推迟破裂.  相似文献   
96.
有限元法是一种可以用来求复杂工程问题近似解的数值方法,而求解域的网格自动剖分技术有明显的实用价值。本文根据网格自动剖分的一般原则,阐述了稀土永磁直流电动机矩形槽三角形单元的自动剖分方法及相应的几个功能子程序,并利用Auto CAD绘图软件包方便的实现了网格数据检查和图形显示。  相似文献   
97.
简述了微波晶体管S参数自动测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重点阐述了提高测试精确度的原理,以及实现自动测试的几个关键问题和程序流程图。最后介绍了测试结果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一个三角机翼/外挂系统的颤振主动抑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对如何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优化控制律进行了探讨;对非定常气动力拟合的Pade矩阵近似作了改进;提出了用理想极点和二次型性能指标进行双目标优化来确定加权矩阵的思想;在实现上,用状态观测器和单秩法极点配置两种方法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律。风洞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的方法所综合的控制律是合适有效的,成功地使机翼/外挂系统的颤振速度提高了15.7%,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9.
宋寿峰  安东  陈青 《航空学报》1991,12(11):639-643
 <正> 研究弹性飞机的动力学特性应计及非定常广义气动力。为了尽可能保留非定常运动历程,应首先计算由阶跃函数形式下洗产生的非定常气动力函数(指示函数或指数函数),再利用卷积形式的迭加原理处理任意函数形式下洗产生的非定常气动力。用振型法建立飞机弹性运动方程,可将飞机上任一质点的弹性位移近似地表示为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