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航空   610篇
航天技术   70篇
综合类   70篇
航天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21.
腐蚀是一个自然现象,腐蚀存在其必然性,同时由于飞机结构设计的独特性,更增加了一些不可抗拒的腐蚀根源。本文结合民机结构腐蚀防护与控制大纲CPCP要求(即腐蚀防护和控制的最低要求)对飞机结构使用环境特点、结构腐蚀特性、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民机防腐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2.
2A12-T4铝合金长期大气腐蚀损伤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腾  何宇廷  高潮  李昌范  邵青 《航空学报》2015,36(2):661-671
在海南省万宁地区开展了2A12-T4铝合金暴露7年、12年和20年的大气腐蚀试验,根据腐蚀特征将腐蚀区域划分为单侧腐蚀区和双侧腐蚀区,以结构最小剩余厚度值作为腐蚀特征量,进行了不同年限试验件中不同腐蚀区域最小剩余厚度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确定了满足99.9%可靠度与95%置信度的最小剩余厚度值以及95%置信度下的最小剩余厚度置信区间,并开展了腐蚀损伤形貌的金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A12-T4铝合金大气腐蚀特征量服从正态分布;在大气腐蚀7~20年间2A12-T4铝合金板件的最小剩余厚度值是线性减小的;2A12-T4铝合金大气腐蚀7年后处于点蚀、晶间腐蚀、剥蚀的过渡期,12年后发生全面剥蚀,20年后剥蚀已相当严重且伴随着点蚀;双侧腐蚀区与单侧腐蚀区相比腐蚀深度更大且剥蚀层剥落严重。  相似文献   
123.
分离装置静力试验后发现连接两个舱体的双头螺栓中有7 件发生断裂,螺栓表面进行了达克罗
处理。通过失效分析及相关试验综合分析认为,分离装置上7 件螺栓的断裂性质均为延迟性脆性断裂,断裂机
理为氢脆。导致发生氢脆断裂的原因除螺栓材料及组织具有较高的氢脆敏感性外,主要与静力试验过程中长
时间包覆湿泥有关;另外,原材料氢含量控制及达克罗涂层工艺处理虽然有效避免了产品表面处理过程中带来
的氢脆隐患,但是若使用环境中存在水及腐蚀性介质Cl、S 时,产品在拉应力作用下仍可能发生氢脆延迟断裂
而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24.
7075铝合金在不同温度盐水环境中的腐蚀疲劳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飞机结构材料7075铝合金在沿海地区服役时海水飞溅及曝晒导致的高温腐蚀疲劳损伤问题,研究了7075铝合金在35,55,75℃下3.5%NaCl溶液环境中的腐蚀疲劳寿命,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断口形貌,探讨了温度对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扩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同一应力水平下,温度越高,腐蚀疲劳寿命越短,300MPa时35,55,75℃下的中值寿命分别为33 001,30 931,15 346次循环。腐蚀损伤和疲劳损伤存在竞争关系,应力水平较高时,腐蚀较轻,试样寿命主要受应力水平影响,疲劳源多从铝合金基体与包铝层结合处萌生;应力水平较低时,腐蚀较严重,疲劳寿命随温度升高明显下降,疲劳源多从腐蚀坑处萌生。断口形貌显示高温环境主要通过加速腐蚀坑的形成来影响疲劳源的萌生,深坑状腐蚀坑应力集中严重,对疲劳性能伤害大。  相似文献   
125.
基于贝叶斯更新的飞机结构腐蚀可靠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晓  周美茵  王志平 《航空学报》2014,35(7):1931-1940
民用飞机结构腐蚀发展的时变性和样本采集的局限性,给腐蚀检测数据分布函数的确定及参数的估计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基于贝叶斯公式的合理分布函数选取及参数估计方法。为满足在役飞机结构可靠性动态管理的需求,基于贝叶斯更新思路,将反映结构性能退化共性规律的预测模型视为先验模型,沿着具体结构生命周期不断挖掘利用新信息,建立具体飞机结构腐蚀失效概率和可靠度的动态预测模型。算例采用某型民用飞机地板梁结构腐蚀的无损检测数据,结果显示:腐蚀深度的合理分布为双参数威布尔分布,基于贝叶斯更新后的腐蚀失效概率计算得到的结构可靠度与未更新的显著不同。表明更新后的可靠度因为既考虑了模型参数的历史先验信息,又利用了当前数据实时更新了预测模型,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有限样本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预测值稳健且具有时变性,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26.
对空空导弹导引头上镁合金材料的选用、加工、表面处理、结构装配、盐雾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镁合金材料牌号中选取了适合导引头结构应用的MB15来代替目前应用的铝合金材料,并选取导引头中具有代表性的薄壁、高精度试验件进行了加工试制;其次对试制试验件选取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进行表面处理,通过装配、盐雾试验来验证其表面处理的防腐蚀能力;最后给出了在空空导弹导引头上应用镁合金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7.
阐述了海洋环境下军用飞机腐蚀特点,指出了军机腐蚀防护与控制技术总则,详细论述了军机腐蚀控制是一个涉及到飞机方案论证、设计、生产制造、维护与维修等诸多环节的系统工程性问题,而不仅仅是在维护与维修阶段对腐蚀的排除和简单的防锈问题。为此,要求针对不同环节开展相关试验,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指导性文件和规范,并加以认真贯彻和履行,同时还需要使用和维修部门及时向设计与生产部门反馈维护、维修中发现的不合理的腐蚀控制设计细节,不断完善腐蚀控制的指导性文件和规范,全面提升海洋环境下军机腐蚀防护与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28.
DSM11镍基高温合金表面三种涂层高温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M11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制备Al-Si、Al和Co-Al三种涂层,研究三种涂层在900℃下的涂盐(质量分数为5% NaCl+95% Na2SO4)热腐蚀性能和800℃下的疲劳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900℃热腐蚀200h后,Al-Si涂层和Co-Al涂层表面腐蚀区均形成了以Al2O3为主的连续且致密的氧化层,抑制热腐蚀反应的进行,具有一定的抗热腐蚀性能;Al涂层表面腐蚀区形成了混合型氧化层,热腐蚀反应会持续进行,抗热腐蚀性能较差。在800℃的疲劳实验后,Al-Si涂层表面生成大量的微裂纹,涂层容易发生开裂,进而引起合金试样快速断裂;Co-Al涂层和Al涂层的合金试样表现较好的抗高温疲劳性能。在高温合金的防护涂层使用中,要充分考虑到涂层的服役环境,对相关性能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适合的防护涂层。   相似文献   
129.
针对装备对腐蚀状态监测需求,以 MSP320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CdS涂层老化探头为腐蚀状态传感器,设计了一款 4路腐蚀状态监测系统,并用于某型车辆腐蚀状态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真实监控该型车辆的腐蚀状态,为该车辆的预防性维修提供了重要技术和数据支持。同时,该系统具有安装灵活方便、工作可靠、体积小等优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0.
为了研究等寿命曲线模型的选取对细节疲劳额定值计算结果的影响,针对六种典型航空材料对比了Gerber模型和Goodman模型对于高周疲劳数据的拟合精度;推导基于Gerber模型的DFR计算公式、腐蚀折算系数CC的表达式;针对2024-T3铝合金(表面阳极化)进行了预腐蚀0 h、6 h、12 h、24 h、36 h和72 h的疲劳实验并分析预腐蚀72 h的疲劳断口。结果表明:Gerber模型适用于LY12CZ等铝合金,并且在N95/95>10~5次时,基于Gerber模型的DFR法才能发挥延性材料的潜能;随着预腐蚀时间增长,2024-T3铝合金DFR值下降,基于Gerber模型计算的DFR分别为84.251 MPa、84.721 MPa、79.683 MPa、80.745 MPa、77.026 MPa和74.996 MPa,腐蚀折算系数CC为1.006、0.946、0.958、0.914、0.890,拟合得到DFR随预腐蚀时长的变化曲线是DFR=84.251[lg(t+10)]-0.15578;断口分析发现预腐蚀产生的蚀坑和材料中的夹杂物会加速疲劳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导致结构的疲劳性能降低,但与裸材相比,阳极化过的试件的DFR在腐蚀环境中下降趋势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