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3篇
  免费   1153篇
  国内免费   524篇
航空   4554篇
航天技术   269篇
综合类   429篇
航天   109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41.
复合材料层合板受低速冲击后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落锤装置,对玻纤/环氧和碳纤/环氧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低速低能量的冲击实验研究。利用传感器技术记录了落锤冲击试样过程中的速度曲线,计算了冲击动能和材料损伤时的能量吸收,通过数学处理得到了冲击载荷和冲击点位移曲线。测量了层合板受冲击后的剩余弯曲强度和剩余弯曲弹性模量,得出了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能量吸收门槛值。结果表明,碳纤/环氧的能量吸收门榄值比玻纤/环氧低,但是前者有较宽的能量吸收容限。和  相似文献   
842.
炭/炭/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制得一种新型既耐烧蚀又能防热的复合材料-炭/炭/AI2O3陶瓷基复合材料。预制件整体发毡先通过热梯度气相沉积CVD处理,然后经反复的真空-压力浸清AI2O3型无机胶,再通过500℃烧结制得。得到的材料轴向压缩强度大于60MPA。材料外部导热系数为1.730W/(m^.K)(800℃),内表面线烧蚀率为0.012mm/s。  相似文献   
843.
对卫星承力筒结构合理选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昌亚 《上海航天》2000,17(5):34-36,41
对铝合金桁条蒙皮结构的承力筒、碳纤维蒙皮桁条结构的承力筒、波纹筒和蜂窝筒的力学性能、制造工艺、研制成本及周期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比较,认为承力筒的结构应根据卫星总体构型及其要求、承载能力、经济实力和对有效载荷的适应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合理和适当地选用承力筒结构。给出了选用卫星承力筒结构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844.
文章介绍了空间飞行器工作过程中的空间环境条件。为满足这些要求,在设计与选材时须考虑一些因素。此外对某型号任务中使用的P75S/环氧648复合材料耐空间环境条件的性能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845.
复合材料(结构)粘接质量检测的错位散斑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金龙  孙晨光  秦玉文  计欣华 《宇航学报》2004,25(3):323-326,342
系统地分析了错位散斑条纹的形成机制,并在多种条件(真空荷载、热流荷载、音频扫描荷载等)下对各种复合材料结构粘接质量进行了检测及评估,可检测出厚1mm层合板内直径>5mm的缺陷,夹芯结构内直径>10mm的缺陷;对于包覆层结构可检测出深度在12mm以内、直径>5mm的空隙脱粘缺陷,而零粘接力缺陷也能检测出厚度为2mm、直径>30mm的缺陷。同时引入相移技术使错位散斑检测方法不仅具备非接触、高精度和全场实时观测等特点,而且也实现了复合材料结构粘接质量的定量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846.
应用细观力学方法对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进行预测是研究编织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重要途径。细观结构参数决定编织体内纤维束的结构形态特征及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根据作者提出的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代表单元模型 ,文章应用选择平均法 (SAM)详细的分析了主要细观结构参数(单步步长、纤维束弯曲半径 )与编织体有效弹性模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分析了细观结构参数对编织体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 ,为材料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47.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品的脱模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品脱模工艺过程中应考虑的几点要素,对脱模困难的一些复合材料制品提出了几种较有效的脱模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48.
介绍了美国J.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水星轨道卫星的复合材料太阳电池基板[1]。该项研究计划进行了很长时间,分别进行了设计分析、选材、工艺试验、产品试制和性能测试等工作。制成的沥青基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太阳电池基板,可短期承受270℃高温,能够满足高温卫星空间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9.
应用细观力学方法对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进行预测是研究编织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重要途径。细观结构参数决定编织体内纤维束的结构形态特征及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根据作者提出的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代表单元模型,文章应用选择平均法(SAM)详细的分析了主要细观结构参数(单步步长、纤维束弯曲半径)与编织体有效弹性模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细观结构参数对编织体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为材料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50.
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速钻削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时,经常会遇到分层、劈裂等各类加工缺陷,而这些缺陷主要是由钻削轴向力引起的。文章就高速钻削条件下刀具、转速、进给量、钻孔个数、材料厚度等钻削参数对轴向力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