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87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研究了等离子喷涂过程中粉末粒子在等离子射流中的熔化过程,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不同物性参数的两种粉粒(铝和氧化锆)的固相加热和熔化过程,分析了等离子体温度,换热系数,粉粒直径和粉粒初始温度对粉粒熔化时间的影响,为优化工艺参数,提高涂层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2.
本文用ESCA及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研究了预处理Rene’95粉末表面的成分及析出相情况。预处理后粉末表面出现大量ZrO_2析出。雾化粉末表面的M’C碳化物在原位转变成MC。在粉末表面上还有大量二次碳化物,这些碳化物依附表面氧化物生核长大。预处理不能减少表面析出相数量,也未改变表面析出相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3.
对比研究了高温合金粉末真空脱气预处理工艺对直接热等静压成型的FGH95粉末高温合金淬火变形量、致密度、显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论述了粉末锻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应用。为了研制航空发动机上应用的粉末锻造齿轮,对粉末原材料制取及处理、预制坯冷压、烧结、粉末热锻和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5.
利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采用XRD、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高能球磨对MoS2/Fe复合粉末的结构、形貌及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能球磨,可制备细小、均匀成弥散分布的超细MoS2/Fe复合粉末。球磨60个小时,粉末颗粒达到4μm,晶粒尺寸为35.2mm;球磨过程中,MoS2/Fe表现出极好的稳定性,未出现MoS2/Fe固溶体或中间相;与水雾化获得超细粉末相比,高能球磨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6.
三维裂纹整体参数化模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展一种独立于几何结构基于参数设计的三维平片裂纹扩展有限元模拟通用方法.该方法通过包含整个裂纹面的镶嵌裂纹模型,具有裂纹体自动形成,模拟裂纹多自由度扩展的能力.通过多个典型的工程裂纹扩展模拟算例,说明该方法的精度、效率与通用性.   相似文献   
117.
118.
根据已有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特点,设计了驻涡火焰稳定器,并对现有发动机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驻涡火焰稳定器式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采用颗粒轨道模型,对镁基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进行了三维流场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改进前后发动机内流场结构对该发动机燃烧效率的影响,以便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指导。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驻涡火焰稳定器的应用,可使燃烧效率较现有发动机提高10%。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分级加载法分析在593℃,1034MPa条件下试样取样位置对FGH95粉末盘形件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的蠕变性能与该位置在盘形件热处理时的固溶冷速密切相关,冷速快的位置的蠕变起始塑性变形和稳态蠕变速率低于冷速慢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0.
对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中镁颗粒群的着火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镁颗粒群的非稳态着火模型,数值模拟了镁颗粒群的着火过程。研究表明,颗粒相温度先缓慢升高,表面反应加剧之后,温度才急剧上升,很短时间内着火成功;而着火过程中气相温度整体升高不大,其温度总是低于颗粒相温度且升温很慢,特别是着火阶段后期,气相的升温速率远小于颗粒相的升温速率,分析了各种参数变化对颗粒群着火的影响。随颗粒浓度的增加,颗粒群的着火时间缩短;但当颗粒浓度太大时,颗粒群将不能着火成功。气相中氧气浓度对着火的影响很小,特别是颗粒浓度大的情况,氧气浓度对着火几乎没有影响。辐射源温度和气相初始温度对颗粒群着火的影响很大,两者的温度高,则颗粒群着火时间将大大缩短,但当颗粒浓度很高时,气相初温变化对颗粒群着火时间的影响将不再显著。颗粒粒径对颗粒群着火的影响较复杂,颗粒浓度大时,小颗粒颗粒群易于着火,而颗粒浓度小时,大颗粒颗粒群着火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