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100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31.
SiC单晶片表面质量对其后续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有很大影响,但其材料的高硬度和高脆性,使切片过程变得非常困难。本文在往复式电镀金刚石线切割装置上采用单因素和正交法进行了SiC单晶切割实验,研究了工件转速、线锯速率、工件进给速率、线锯磨损对晶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以及三维形貌特点。结果表明:附加工件旋转运动,晶片表面质量提高,划痕减少、深度变浅;线速增大、工件旋转速率增大或工件进给速率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减小;线锯磨损晶片表面粗糙度值增大。相对线速和线锯磨损,工件转速和工件进给速率对晶片表面质量及粗糙度的影响更大。应在综合考虑效率和线锯损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切割参数,尤其是工件进给速率。  相似文献   
132.
起落架活塞杆镀铬表面的渗漏现象是飞机常见的一种故障现象,严重影响飞行安全.通过对渗漏现象产生机理的分析,来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试验验证了“金刚石碾压+超精”这种工艺方法可有效改善活塞杆镀层的气密性,消除渗漏.由于该工艺方法简单,性能稳定,在航空武器装备零部件加工和维修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3.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在普通套磨钻孔(CCD)过程中,切屑粉尘粘刀和料芯堵刀导致的排屑效果较差而影响套磨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问题,采用超声振动套磨钻孔(UVCD)新技术进行了CFRP高效套磨钻孔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CFRP超声振动套磨钻孔原理和高效排屑机理,同时结合所设计的超声振动气钻和车床平台实验验证了CFRP超声振动套磨钻孔的高效排屑钻孔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CFRP普通套磨钻孔,超声振动套磨钻孔极大提高了切屑粉尘和料芯的排屑效果,有效防止了切屑粉尘粘刀和料芯堵刀现象,明显降低了12%~20%的钻削力、16%~24%的切削温度和33%~39%的孔表面粗糙度,明显改善了CFRP孔加工质量并且延长了套磨刀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4.
针对航天伺服机构密封件因磨损失效导致的泄漏难题,分析了大气及氮气环境下丁腈橡胶磨损失效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表面硬质类金刚石碳薄膜(DLC)改性技术,分析了改性后丁腈橡胶密封实件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大气环境、恒定载荷(小载低速)条件下,丁腈橡胶主要以分层剥落方式磨损(疲劳磨损)。随着摩擦速度(或载荷)增大,其磨损失效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对于氮气环境,氮气能够有效避免摩擦界面氧化作用,即降低了粘着磨损效应;此外,改性后橡胶密封实件在机械性能、质密性和密封性等方面较原始密封件未发生明显变化。经过4000次台架磨合试验后,油端密封圈表面光洁,无异常磨损;气端密封圈表面存在轻微磨损,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5.
Ni—Cr合金与金刚石和钢基体界面微区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镜X射能谱,结合金相及试验样逐层的X射线结构分析,剖析了Ni-Cr合金与金刚石和钢基体钎焊界面的微区组织结构,揭示了Ni-Cr合金对金刚石和钢基休面的浸润和钎焊机理。即在钎焊过程中,Ni-Cr合金中的Cr元素分离出在金刚石界面形成富Cr层并与金刚石表面的C元素反应生成Cr7C3,在钢基体结合界面上Ni-Cr合金和钢基体中的元素相互扩散形成冶金结合,这时实现合金层与金刚石和钢基体都有较高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6.
连续多试样纳米金刚石膜沉积设备及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对热丝化学气相沉积(Chem ica l vapor depos ition,CVD)系统进行改造,设计了在真空室外对室内试样进行操纵的机械手系统和储料台,实现了一次热丝碳化后完成多个不同工艺条件下试样的连续沉积。有限元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多衬底温度场比较均匀,适合于金刚石膜的生长。最后,采用改进沉积系统,在A r-CH4-H2气氛中,在多晶钼衬底上成功制备了纳米金刚石薄膜。R am an,XRD和AFM等结果表明,制备的金刚石纯度较高,晶粒大小在30 nm左右,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137.
采用Ag-Cu-Ti合金粉末在加热温度920 ℃保温时间8 min条件下真空钎焊镀钛金刚石,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综合分析界面微观结构、元素分布特征及新生物相形貌。结果表明,镀钛金刚石镀层并不是单一钛的附着层,而是薄层TiC。钎焊过程中,镀钛金刚石磨粒与Ag-Cu-Ti钎料结合界面出现显微组织分层现象,原镀层与 新生层厚度分别约为0.8 μm和5 μm。新生化合物在镀层表面呈短针状致密生长且有序连成片状,在镀层破损处有长约4 μm,宽约1.5 μm针状物,而在破损边缘处碳化物呈棒状背离镀层侧向生长。原子扩散动力学分析显示镀层晶体结构会限制游离C原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得新生TiC均匀分散形核并长大。  相似文献   
138.
类金刚石薄膜的微/纳米机械和摩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真空磁过滤等离子电弧沉积的方法在9Crl8钢上沉积不同厚度的DLC膜。为了检测成膜质量,在较宽的载荷范围内分别使用显微硬度、纳米压痕和划痕技术表征9Crl8钢和DLC/9Crl8的机械和摩擦性能。结果显示,9Crl8和DLC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8GPa、250GPa和60GPa、600GPa,9Crl8、DLC和有机膜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35、0.20和0.13。纳米压痕和划痕技术能为DLC/9Crl8提供丰富的近表面弹塑性变形和摩擦、磨损等信息。DLC/9Crl8的机械和摩擦性能的研究可以用来评估膜的承载和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39.
研究和综述了3种类型金刚石工具的性能与应用,为金刚石工具的合理选用提供了参考。对镀覆金刚石工具的应用与进展、金刚石颗粒均匀有序在工具中排列的应用与进展作了研究表明:金刚石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应用前景;并对金刚石工具研究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0.
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加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和加工进行综述,并就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在中国航天仪器产品上的应用、测试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材料性能的对比分析、力学试验内容和结果、热平衡试验分析。并详细地介绍了这种材料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方法。此外还结合国外对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这种材料在中国航空航天高科技领域应用发展前景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