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航空   627篇
航天技术   94篇
综合类   102篇
航天   1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本文从流态结果的研究出发提出对导弹“×”翼状态翼面流动的分析方法,指出有迎角和侧滑角情况下四片翼面各不相同的有效迎角和前缘有效后掠角对于翼面流动以及气动力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方法对于分析“×”翼在有迎角和侧滑角情况下的操纵面效能及其导弹的制导有一定的帮助,也可以为有关计算模型的建立提供一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922.
刘俊耀 《方舱技术》2001,8(2):32-33
汽车自发电系统作为部队装备的供给电源,省掉了专门的电源车,简化了武器系统,提高了装备的机动性和联接效率,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923.
微型飞行器在军、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柔性翼是提升微型飞行器的气动性能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对柔性翼进行控制,对柔性翼变形和振动特性及其对气动力的影响进行了同步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刚性翼,柔性翼使失速迎角推迟了6°,最大升力系数提升了47.4%,升阻比提高了17.8%。柔性翼的周期性振动除了迎角0°~2°呈现大振幅、小静变形特征外,振动的振幅随着迎角增加经历无明显波峰、三波峰到单波峰的转换。升力系数最大时对应的薄膜变形、振动振幅均达到最大。此外,变形最大的弦向位置随迎角的变化决定了俯仰力矩的特性。据此提出了施加弯度和特定频率的振动激励来提升气动性能的主动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24.
在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的过程中,配平翼机构会根据指令由收拢状态展开,并在到达指定位置后锁定,进而将进入舱配平攻角降至合理范围内,因此,其展开动力学性能对后续任务的成败至关重要。以配平翼机构功能的顺利实现为背景,研究复合材料构件的冲击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其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基于隐式动力学算法对其展开过程进行了仿真。通过与地面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展开动力学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配平翼机构进入火星大气过程中的2种气动载荷工况下的展开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Hashin理论对碳纤维蒙皮翼板的强度进行了校核,在2种气动载荷工况下各铺层的纤维拉伸、纤维压缩、基体拉伸及基体压缩4种失效模式所对应的失效因子均处于安全范围。可对类似机构的展开冲击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5.
介绍了国内首次使用的半刚性太阳电池翼的任务与技术指标和产品组成。给出了编织用玻璃纤维纱线制备、柔性玻璃纤维编织、半刚性基板组合工艺和低轨空间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阐述了研制中进行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态、热、在轨栽荷、强度等仿真分析,以及噪声、振动、高低温展开、模态和其他试验。  相似文献   
926.
为了研究蝴蝶扑翼飞行的原理,研制低频扑翼的仿生器,通过蝴蝶飞行运动的生物学观测,提出蝴蝶的3种特征运动状态,分析扑翼运动、胸部俯仰运动及腹部摆动运动之间的相位关系,构建蝴蝶前飞运动学模型。基于“杆-膜”仿生翼的新工艺和定制的机载飞控系统,研制轻量化的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样机,研究蝴蝶样机的飞行控制策略。通过六维力传感器对样机做地面动力学测试,利用高速摄像机对样机飞行进行运动学跟踪,证明了基于特征运动状态的蝴蝶前飞规律和原理样机研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7.
翼下发动机吊架及其与机翼连接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飞机项目被列为我国未来二十年国家中长期发展项目之一,发动机与机翼的连接是大型客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综述了国内外大型飞机翼下发动机吊架的结构形式及其与机翼的连接方式,分析了吊架的结构特点和传力路径。针对客机的设计特点,对吊架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力图为大型客机翼下发动机吊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8.
柔性太阳电池翼国内首次在中国空间站成功应用,是空间站系统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机电产品之一,而约束释放机构作为柔性太阳电池翼系统的关键构成,用于实现太阳翼上升段压紧保护和在轨段解锁释放,其成败直接影响航天器任务成败。基于任务需求,本文介绍了柔性电池翼约束释放机构的构成、工作原理、详细设计以及仿真验证和在轨应用情况,分析其技术特点及关键技术。地面验证及在轨飞行试验验证了约束释放机构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我国航天器多点大面积可重复压紧及解锁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颖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29.
通过梳理吸气式高速飞行器一体化发展脉络,回顾和分析了技术验证、实用化和未来重复使用阶段飞行器一体化方案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进展。在技术验证阶段,设计者针对轴对称构型和升力体构型提出多种一体化方案及对应设计方法,有力支撑了高速飞行技术验证,丰富了一体化设计理论。在实用化阶段,高速飞行技术工程应用对一体化提出严苛的约束,一体化主要解决流量捕获、设备装载和升阻比之间的矛盾,逐渐形成腹部进气布局一体化方案。针对未来重复使用飞行器,更多样的动力模式、更复杂的气动外形对一体化设计提出更高要求,高效、宽范围的动力系统、高度一体化的翼身融合构型、更优的进气布局方案是吸气式高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0.
针对防空反导拦截导弹拦截高突防能力目标的需求,研究了格栅翼与直接力控制结合使用的创新型导弹布局的气动性能。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计算了新型布局在不同姿轨控组合喷流时的气动干扰特性,对比研究了典型设计点的无喷、单喷口喷流、组合喷流的全弹主要气动分量和部件气动力。研究结果表明:格栅翼应用于高空高速的弹道末端时,格栅内部不会出现壅塞现象;组合喷流的姿轨控可解耦,在气动力数学模型建模时可以主要针对轨控的气动干扰量进行建模,从而极大的简化气动数学模型,减少型号研制成本。研究结论可推广到一般的在弹道末端纯直接力控制的布局气动力数学建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