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0篇
  免费   593篇
  国内免费   406篇
航空   2337篇
航天技术   414篇
综合类   283篇
航天   90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反推力装置负载特性是其运动机构及驱动作动器强度设计的基础,其中阻流门所受气动载荷及其应力分布计算是核心。以叶栅式反推力装置为对象,采用重叠网格方法实现阻流门和滑动整流罩的旋转以及平移运动网格划分,在STAR-CCM+软件环境下确定了流固耦合交界面的数据映射与交换关系,由此建立了反推力装置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对反推力装置在飞机降落时正常打开和起飞滑跑紧急终止时应急打开两种动态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随阻流门旋转,阻流门所受气动载荷与等效应力快速增加,并在旋转角度为50°附近达到最大,且在应急终止起飞状态下打开反推力装置,阻流门承受的最大气动载荷是正常打开过程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2.
以全气膜覆盖的一体化加力支板为研究对象,将冲击板布置于支板内腔中,研究气膜出流-前缘冲击复合冷却结构下一体化加力支板内外流气-固耦合传热特性。开展了不同主次流温比(2.24~2.76)、不同冲击间距(H/D=1,2.5,4)等参数对支板内外流动特性、内外壁面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和支板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板结构改变了支板腔内冷气流动及各排气膜孔流量分配,随着冲击间距的增大,冲击腔内对应气膜孔冷气量依次下降2.68%,3.80%,7.14%;此外,冲击板结构增强了支板前缘内外壁面对流换热,其中对内壁面对流换热的强化更为显著,前缘冲击滞止线处对流换热系数提升幅度依次为298.3%,354.5%,271.9%;冲击板的存在提高了壁温分布均匀性,而整体平均综合冷效随冲击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分别提升1.64%,2.26%,2.62%;随着主次流温比的增大,支板的综合冷效减小,但是下降的趋势逐渐减小;在主次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冲击间距的增大,主次流压比减小,相比无冲击板模型,其变化幅度依次为0.395%,0.012%,-0.650%。  相似文献   
203.
为了辅助管制员作出合理的冲突调配决策,准确地评估空中飞行态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飞行态势评估方法。首先,依据航空器的位置、航速、航向等重要信息,通过三维速度障碍法构建了冲突网络,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平均度、平均点强、平均加权聚类系数等6个网络特征指标构建态势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分类的思想对飞行态势进行评估,分类器选择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将飞行态势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飞行状态网络,所构建的冲突网络能够降低33.3%的虚警率;所提出的评估模型能够准确判断空中的飞行态势,能为航空管制工作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204.
针对飞机电源系统状态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飞机电源系统状态评估方法。以某型双发飞机为例,根据该飞机电源系统故障统计数据,分析故障原因,得到了电源系统部件和故障指标的层次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故障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电源系统各部件状态进行评估,并以某型飞机为研究对象,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5.
为探究超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在大攻角范围内的颤振稳定性,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中央开槽箱梁在风攻角±10°范围内的颤振非线性特性和振动分叉现象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风攻角为-2°~10°时,节段模型系统未发生颤振;当风攻角为-3°和-4°时,观察到了含振动分叉的非线性颤振现象,且起振幅值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当风攻角为-5°~-10°时,颤振无需人工激励就会自动发生。两种非线性颤振均为弯扭耦合颤振,并最终做极限环振动。非线性颤振的起振风速随着负攻角的增大而减小,耦合程度随着折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系统等效阻尼比-振幅曲线可以很好地解释非线性颤振机理,曲线的零点为系统平衡点,其中斜率为正的零点为稳定平衡点,对应稳态振幅;斜率为负的零点为不稳定平衡点,对应起振振幅。对于含振动分叉的非线性颤振,系统存在一个稳定平衡点和一个不稳定平衡点;而对于无需人工初始激励的非线性颤振,系统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6.
为提升多扇区终端区空域容量评估的实效性,基于终端区交通流显著的排队特性,结合考虑扇区耦合关系,建立仿真模型并给出新的评估方法.以成都终端区为例,选取一周航班计划,针对每日运行状况共进行35次仿真,评定成都终端区平行双跑道隔离运行模式下的空域容量为47架次/h,并指出空域划设缺陷.经管制员雷达模拟机演练及实际运行数据验证,新评估方法有效,评估结论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07.
高速飞行器对结构效率的苛刻要求使得热防护系统不断趋于向轻质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新型的力热耦合一体化热防护系统(ITPS)极具发展潜力.首先阐释了一种新型一体化热防护方案的概念与特点,总结了一体化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数值分析了结构参数对背面温度响应、屈曲临界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腹板厚度对背面温度以及屈曲临界载荷的影响最大.然后设计并加工制备了ITPS的面板与单胞试验样件,分别展开了800℃的高温防隔热性能试验考核和屈曲性能的力学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腹板结构是引发热短路效应和屈曲的关键因素,屈曲试验与模拟结果吻合,高温屈曲分析表明温度梯度对屈曲特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8.
为验证用有限元法计算充液管路固有频率特性的有效性,实现充液管路振动特性仿真,分别采用有限元分析和试验测试手段,对充液管路固有频率进行了试验和计算分析。对自由状态的空管、填充滑油和填充燃油三种状况的管路应用锤击法进行了振动测量,同时用ANSYS有限元分析系统对这三种状况管路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与试验,分析了不同管径、不同管材、流体压力和流速、温度等因素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特别是得到了充液管路对比空管的固有频率下降规律,构建了考虑充液等因素的航空发动机管路固有频率计算模型。   相似文献   
209.
针对高功率微波(HPM)耦合效应分析需求,采用时域多分辨分析法(MRTD)模型,给出了微带线端口电压和电流方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基于MRTD,仿真分析了HPM作为入射波时其极化方式、入射方向对微带线电磁耦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线极化波和平行线极化波耦合系数峰值出现在不同的频率,且峰值相差约15 dB,采用圆极化波时耦合系数最大;入射方向变化时,耦合系数以水平入射最小,垂直入射时最大,高频段微带线边缘有绕射现象产生。该分析采用了分析计算电大尺寸HPM耦合效应的MRTD数学模型,提高了HPM与复杂结构的耦合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210.
1996年11月29日至12月25日,笔者随国家审计署赴澳大利亚计算机审计高级培训班学习,现将学习中有关计算机系统审计中的内控制度评估、控制风险的测定,结合我国开展电算化审计的情况讨论如下。关于计算机系统审计的概念,在澳大利亚是指审计部门对政府部门或经济实体内部用于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主要检查其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及安全问题。在我国,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目前仅限于对电算化系统的审计,而且这方面的工作也未见实例报道,仅从理论方法上进行讨论。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各管理部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