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16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中国民用航空》2009,(12):69-69
11月17日,空客推出一种用于A320系列飞机的新型翼梢“鲨鳍”。这种新型“鲨鳍“翼梢比目前A320系列飞机普遍采用的翼梢小翼更大.可以增强飞机的环保性能,并提高有效业载和航程。  相似文献   
102.
航空市场     
《航空科学技术》2005,(4):45-45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GECAS签约订购20架Embraer190飞机2005年6月15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今天宣布,通用电气商业金融服务公司下属的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公司(GECAS)已经签署了购买20架Embraer190并保留转为Embraer195飞机的权利的合同。这家商业航空租赁公司将于2006年中期开始接收飞机。按照公布的价格,这批订货总价值为6.5亿美元。截止到2005年3月31日止,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喷气系列飞机已经获得了387架确认订单和357架意向订单。东方航空定购6套波音737-700飞机的融合式翼梢小翼设备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已经订购了6套波音737-700飞机融…  相似文献   
103.
减阻是民用运输飞机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运输机巡航阻力主要是蒙皮摩擦阻力和诱导阻力,大约占总阻力的1/2和1/3。混合层流技术和新型机翼翼梢装置为减阻提供了巨大的潜力。非设计条件下飞机性能的提高也可通过后缘优化、激波层相互作用和边界层分离的控制来实现。文章对几种减阻技术带来的成果进行了讨论,并试图对几种减阻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4.
6月6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家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协议,为其订购的17架空客A320飞机装配更加节油的鲨鳍小翼。空中客车公司最新研发的鲨鳍小翼高2.5米,可以有效降低飞机的燃油消耗,特  相似文献   
105.
5月2日,波音公布了737MAX的一项新的翼梢小翼设计概念。这一采取了先进技术的翼梢小翼将使737MAX在原定提升10%~12%燃油效率的基础上,视航程而定,可额外减少1.5%的燃油消耗。与目前在长航程上可节约4%燃油的融合式翼梢小翼技术相比,采取先进技术的双羽状翼  相似文献   
106.
《航空科学技术》2007,(2):17-17
中国山东航空公司宣布将为其12架波音737-800客机安装融合式翼梢小翼,安装完成后,山东航空公司将成为中国首家为全部新一代波音737客机都加装融合式翼梢小翼的航空公司。2004年,山东航空公司曾经为7架客机安装了融合式翼梢小翼。  相似文献   
107.
晓诚 《国际航空》2008,(9):31-32
不断上涨的航油价格,使航空公司渴望找到更好的提高飞机性能、节省燃油的方法。由航空合作伙伴(Aviation Partners)公司与波音公司的合资企业APB公司研制的融合式翼梢小翼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它在2000年率先应用于波音公务机BBJ,之后被移植到波音737—700/800、波音737—300/500、波音757和767上。  相似文献   
108.
针对低雷诺数的近程无人机,利用涡格法(VLM)对无人机气动特性进行了加装翼尖小翼优化设计,并通过风洞实验进行了验证.首先给出了翼尖小翼的几何参数并分析其对全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其次利用涡格法对小翼进行气动建模和优选,针对无人机巡航状态给出了小翼优化结果,最后利用风洞实验对优化前后的无人机进行了吹风实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涡格法和风洞实验结果在线性段相符,涡格法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和预测翼尖小翼特性,加装翼尖小翼后的无人机巡航状态升阻比提高12%,全机滚转阻尼加大,偏航阻尼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09.
鸟类会通过抬起其翅膀前缘3至4根长度较短的羽毛(小翼羽)来抑制失速和增加升力,并根据不同飞行状态改变小翼羽与翅膀之间的掠角。为应对大迎角下的机翼失速问题,本文结合风洞测力和粒子图像测速实验研究了小翼羽掠角对机翼增升效果的影响。风洞测力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无前掠的小翼羽,适当前掠的小翼羽对机翼的增升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机翼阻力。平面粒子图像测速和体视粒子图像测速实验表明,适当的前掠角能够增强小翼羽产生的前缘涡的强度,并扩大前缘涡增升的有效机翼迎角范围,最终导致适当前掠的小翼羽对机翼的增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0.
翼梢小翼后缘舵面偏转对机翼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型客机某方案机翼为基本翼,基于N-S方程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融合式翼梢小翼后缘操纵舵面偏转对机翼空气动力特性影响。研究发现,翼梢小翼舵面偏使得机翼气动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偏转舵面导致了机翼最大升阻比的降低,然而它可以优化不同飞行阶段升阻比。其中,舵面外偏,机翼在阻力增加不大的条件下,升力明显增大,有利于提高起飞、爬升性能;舵面不偏条件下升阻比最大,有利于提高巡航效率;舵面内偏,机翼阻力明显增大,有利于提高飞机着陆性能。另一方面,舵面偏转可以控制机翼翼梢涡的发展,有助于耗散机翼尾涡及激发翼梢涡自身的不稳定性而加速耗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