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6篇 |
免费 | 269篇 |
国内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54篇 |
航天技术 | 54篇 |
综合类 | 139篇 |
航天 | 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郭强岭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5,(2):33-35
通过对可靠性试验标准中有关空中发射武器和组合式外挂环境应力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确定机载武器可靠性试验剖面环境应力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跨声速翼型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采用多目标分级优化方法并基于求解全速势方程的跨声速粘流翼型计算方法,研究发展了一种多参数、多约束和多目标的跨声速翼型数值优化设计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从普通低速翼型和超临界民办型出发通过多目标优化后得到在跨声速区的多个马赫数下阻力系数最小化的翼型几何外形,设计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收敛快,调用目标函数次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3.
84.
层流机翼设计技术是民用飞机减阻设计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采用CST参数化方法及现代优化算法开展了面向工程应用的层流翼型设计方法研究,基于某层流技术验证机需求设计了一款层流翼型,采用数值计算和高速风洞试验对其层流特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展的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层流翼型优化设计及反设计,优化翼型表面的层流区域显著扩大,升阻比有所提升;为验证机设计的层流翼段在设计点具有超过50%的层流区域,较传统翼段减阻量超过10%。研究结果对军民用高亚声速运输类飞机的层流减阻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过冷大水滴(SLD)是极端危险的飞行环境之一。因大粒径水滴独特的动力学行为变形破碎、飞溅反弹,传统结冰计算方法难以准确地反映SLD结冰情况。采用Navier-Stokes方法求解流场、Euler方法计算水滴撞击、Shallow Water模型模拟结冰,并与NASA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方法可信。结果表明:SLD动力学行为对结冰和冰形影响较大。其中,变形破碎改变了水滴运动轨迹和撞击范围,降低了水滴撞击极限,导致上下结冰极限减小2.83%、2.13%;飞溅降低了驻点附近水滴收集率,导致前缘积冰量减少8.09%;反弹显著降低了水滴撞击极限,导致上下结冰极限减小30.69%、20.01%;撞击后飞溅反弹二次水滴再入流场使得上下结冰极限增加6.14%、3.71%。同时,与干净翼型相比带冰翼型空气动力学性能严重退化,在相同迎角下,升力更小、阻力更大、气动效率更低。 相似文献
86.
以基于进化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为基础,结合多目标优化设计Pareto解的思想和约束处理机制,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和基于B样条的翼型表示方法,建立了旋翼翼型的优化设计系统。代理模型采用均匀设计进行模型采样,在优化过程中根据EI(expected improvement)准则动态增加采样点来调整代理模型的精度。采用B样条方法进行翼型参数化,保证了翼型的光顺性。在翼型的气动性能分析中引入转捩模型提高阻力计算的精度。利用该系统对旋翼翼型进行了优化设计,经风洞试验验证,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7.
88.
本文着重探讨了飞机进入终端区域后理想速度剖面的生成问题,目的是通过执行理想剖面生成算法,达到对飞机进行精确的时间控制,消除等待时间,提高机场利用率,达到节省燃料减少延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
边界层转捩是决定翼型流场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航空工程中开展边界层转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转捩流动的物理特征出发,引人间歇函数对k-ω SST两方程湍流模型的Wilcox转捩模式进行了修正,进而对传统的NACA0012翼型的流场特性和气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原始边界层转捩的计算结果以及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对转捩位置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采用修正边界层转捩模型的情况下,翼型的阻力预测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0.
分布在弱电介质溶液中的电磁力(Lorentz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边界层的流动,且Lorentz力的大小、方向以及作用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在转动水槽中,通过示踪粒子流场显示以及升力和阻力的测试,对Lorentz力对翼型绕流以及升力和阻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拟压缩方法数值求解贴体坐标中的控制方程,对实验中的相应问题进行数值研究.基于实验和计算结果,对电磁力控制时的Lorentz力的大小以及作用位置对翼型绕流和升、阻力的影响及其内在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