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71篇
航空   2362篇
航天技术   736篇
综合类   185篇
航天   88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988年,日本防卫厅提出次期支持战斗机计划(fighter supporter),用以取代日益老旧的三菱F-1,日本以当时世界上其它主力战机——F-16、F-18、“狂风”IDS为发展模仿对象。1990年,日本与美国政府协议共同发展计划,根据美国洛克希德&;#183;马丁公司的F-16为发展基础,由洛马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于1992年完成初步设计。F-2A/B的全尺寸木制模型公开之后,受到新闻界和社会舆论大力批评。不过,日本防卫厅仍力排众议进行原型机的生产,并于1995年10月首飞,预计将生产单座机84架,双座机47架。  相似文献   
182.
立文 《国际太空》2001,(12):22-23
(1) 196 3年 11月 2 1日 ,印度在巴顿建成了它的第一个火箭发射台 ,并发射了 1枚探空火箭。(2 ) 1975年 4月 19日 ,印度从苏联火箭发射场发射了第 1颗自制的“阿里亚哈塔” (Aryabhata)卫星 ,这标志着印度正式迈入了空间时代。(3) 1975年 ,印度用美国应用技术卫星 - 6 (ATS- 6 )进行了远程卫星电教试验。(4 ) 1977年 ,印度开始自行研制“阿普尔” (Apple)试验通信卫星。同年 ,印度政府批准了发展多用途国内通信卫星的计划。(5 ) 1977~ 1979年 ,印度用法、德合制的交响乐 - 1卫星进行了卫星通信试验(6 ) 1980年 7月 18日 ,印度首次从本国…  相似文献   
183.
“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是日本于2003年5月发射升空的,目的是探索太阳系和小行星诞生之谜。而这对防范小行星可能对地球的撞击是非常有帮助的,它是日本深空探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更大规模空间探测和样本返回的验证机。经过两年多的飞行,“隼鸟”号于2005年9月接近了其目标——丝川小行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4.
日本除按预定计划研制几种类型的运载火箭外,还在研制各种新型卫星。在载人飞行方面,它也不甘落后。现将日本有关未来空间载人计划与日本空间研究所月球探测计划作一概述。空间载人和不载人计划日本正继续发展准备载人和不载人的未来空间技术。准备载人的技术包括日本航天员在美国航天飞机上和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JEM)上将进行日本的各种空间实验。正在进行的空间计划还包括研制不载人的地球空间周游系统(ESRT)。这项计划将由H-2运载火箭和空间自动遥控装置及交会与对接(RVD)技术予以保证。这些基础实验将在第7…  相似文献   
185.
晓角 《国际太空》1995,(7):13-14
澳大利亚空间委员会主席唐·瓦茨博士已向澳大利亚国会递交了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对澳大利亚的卫星发射业务、小卫星研制、遥感和定位系统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建议。澳大利亚空间工业五年计划旨在努力使澳大利亚弱小的空间能力合理化。空间工业人士常常批评政府的计划,称这些计划常为一些很小的收益而浪费了国家的空间经费。澳大利亚空间委员会是1993年成立的,它代替了原先的澳大利亚空间局,它的任务是为澳大利亚政府制定空间政策和开展初始工作。这个委员会只有很少的自由资金(1994/1995年度为930万澳大利亚元),…  相似文献   
186.
孙承启 《国际太空》1998,(10):10-12
日本自1970年发射了它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大隅号卫星(Ohsumi)以来,差不多每年要发射一颗科学卫星。这些由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研制的卫星,现在有6颗卫星在轨工作,其中HALCA卫星有一台高分辨率望远镜,其分辨率相当高,能从澳大利亚的悉...  相似文献   
187.
在第34届宇宙科学技术联合讲演会上,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鹤田浩一郎和日本电气公司北出贤二等报告提出,日本不仅积极推进其月球开发计划,而且还积极推进金星、火星探测计划。他们的报告中还透露了1997年4~5月日本将用M-V火箭发射金星探测器、1998年8月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1996年10~12月用M-V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1997年10月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88.
为了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等单位最近联合确定了一项新的微重力材料加工实验计划,该计划得到了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的批准。它包括以下内容: 1.利用MASER进行材料加工实验在1989年瑞典发射的小型火箭MASER上搭载一部实验设备,进行材料加工实验。这一实验计划由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负责实施。 2.IML(第一次国际微重力实验计划) 这是由美国的NASA、欧洲的ESA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参加的国际合作开发计划。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具体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 3.FMPT(第一次空间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189.
美国航宇局(NASA)探索办公室最近发表了一篇报告,提出了四项载入航天探索计划: 1.载人探索火星计划该计划包括3次远征火星探索行动,运货与运人分开进行,货运飞船先行,载有在火星着陆所必需的全部设备和返回地球用的推进剂,它沿着耗能最小,或者说是低速的轨道飞向火星。货运飞船到达火星后,便停留在轨道上,等待着载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载有8名宇航员,到达火星后,便与货运飞船对接,其中4名宇航员乘着陆装置降落在火星  相似文献   
190.
以战斗机动力中的推重比指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欧美预研计划中提出的推重比发展目标,及其在具体型号产品中的发展,重点分析了F119发动机推重比指标的实现情况。结果表明:推进系统技术发展指导思想,已从将推重比和耗油率作为技术评价体系改为强调向系统综合要效益;F119发动机采用了预研计划中的高推重比先进技术,但其实际推重比并未达到10;战斗机动力型号产品研发中应秉持全面平衡的指导思想,避免唯性能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