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714篇
航天技术   111篇
综合类   111篇
航天   2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某型飞机纵向静稳定性试飞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向静稳定性试飞属于飞行试验科目中的经典科目,依据CCAR25部要求,传统民用运输机执行此科目时主要考察飞机改变速度所需的杆力方向、杆力-速度平衡曲线以及操纵结束后飞机速度的恢复能力。但对于具有纵向中立静稳定性设计特点的全电传飞机,传统的适航条款和试飞方法都已不再适用。在咨询通告AC25 7C和某型飞机专用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使用操纵品质等级评定方法(HQRM)来开展纵向静稳定性试飞的基本方法和判据要求。  相似文献   
992.
弹性飞行器伺服气动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征  赵育善  师鹏  李文龙 《飞行力学》2012,30(3):233-237
伺服气动弹性问题是因非定常空气动力、结构弹性与飞行控制系统间的闭环耦合而引起的弹性飞行器新课题。首先,综述了飞行器伺服气动弹性相关问题;其次,考虑飞行器刚体模态与弹性模态的动态耦合,建立了弹性飞行器俯仰通道短周期运动模型;最后,通过编制软件对飞行器伺服气动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光纤陀螺输出中存在死区等问题,对光纤陀螺反馈通道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实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不同深度的方波调制下非线性误差对陀螺输出精度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方波的调制深度越深,非线性误差对输出的影响就越剧烈,并给出了非线性误差公式。当输入角速率较小时,这种误差就会较容易地观测出。因而采取设计实验与仿真的方法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高阶非线性和外部负载扰动的问题,以反步法为基础,提出了动态面模糊离散速度调节控制方法。通过欧拉公式将PMSM连续模型离散化,得到离散模型;运用动态面方法,处理子系统中的虚拟控制函数,解决传统反步法中“计算爆炸”的问题;利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系统中的非线性部分,并给出模糊离散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够有效地调节电机转速,对外部负载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5.
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器取代了传统DTC系统中的磁链和转矩滞环比较器及开关表。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PMSM DTC系统运行良好,可实现四象限运行,与传统开关表相比,可有效减小转矩脉动和平均开关频率。研究了转矩误差论域和零电压矢量对模糊控制性能的影响,并基于转矩角对电压矢量作用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转矩角的PMSM模糊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转矩角较大时,考虑转矩角的PMSM模糊DTC系统可有效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改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96.
由于防/除冰系统总会出现故障或者除冰不彻底,因此仅依靠防/除冰系统实现结冰条件下的安全飞行并非完全可靠,研究结冰后飞机控制律重构对飞机操纵安全和飞行安全极其重要。针对飞机的纵向运动建立了结冰影响模型和纵向动力学模型,采用鲁棒伺服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最优控制设计了飞机结冰后空中飞行纵向控制律,模拟了飞机在俯仰姿态保持模式下遭遇不同严重程度结冰后的动态响应特性,并与常规PID控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够有效改善结冰飞机的飞行性能和飞行品质,准确跟踪给定的俯仰角指令,且抗干扰能力、动态性能以及鲁棒性均优于常规PID控制。为飞机结冰后的重构控制问题和自动飞行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7.
推力室内壁热结构寿命预估及延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兆波  孙纪国 《推进技术》2013,34(8):1088-1094
为了研究推力室内壁热结构的寿命预估方法,探索延长内壁循环寿命的可行性措施,基于热试验验证后的传热计算,利用内壁寿命预估经验公式对国内大推力氢氧推力室的再生冷却通道内壁寿命进行了估算,并与热试车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喉部及其附近区域寿命预估与热试车结果基本一致,传热计算和寿命预估公式适用于该类高深宽比冷却通道内壁寿命的近似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推力室内壁寿命的可行性措施,相关结论可为再生冷却通道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张皓光  吴俊  楚武利  吴艳辉  王维 《推进技术》2013,34(8):1056-1063
采用全通道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进口畸变对亚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及流场的影响,数值模拟中通过在进口径向段设置栏杆的方式产生畸变,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进口总压畸变后降低了压气机转子的性能,失速裕度减小了3.1%.通过详细地分析压气机进口延伸段及内部流场表明,畸变后在转子上游进口环面上出现低值进气角区,促使部分通道叶顶吸力面附面层分离起始位置靠前,造成通道内堵塞严重,并使叶顶间隙泄漏流在更高叶展前缘处溢流到相邻叶片通道进而诱发转子失速,进口均匀时压气机失速主要是由叶顶间隙泄漏流引起的堵塞造成.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冷却工质,实验研究了并联硅基扩缩微通道热沉内的流体流动与强化传热特性.基于微尺度强化传热机理,设计加工了两种并联硅基扩缩微通道热沉.通过测量流体的体积流量、进出口压降与温度、热沉底面加热膜温度,并以传统矩形直通道热沉为参照,获得了并联硅基扩缩微通道热沉在恒热流边界条件和不同体积流量工况下流体流动与对流传热特性参数.结果显示:相对于矩形直通道,并联硅基扩缩微通道热沉的表面传热系数可提高12.5%~85.1%,但摩擦因数只增加了-9.2%~31.4%.表明并联硅基扩缩微通道热沉具有优越的强化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1000.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o-mechanical response of channel wall nozzle under cyclic working loads,the fnite volume fluid-thermal coupling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fnite element thermal-structural coupling analysis technique are applied.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aterial lowcycle fatigue behavior,the modifed continuous damage model on the basics of local strain approach i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fatigue damage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with increasing nozzle work cycles.Simulation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non-unifor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channel wall nozzle during cyclic work plays a signifcant role in the thermal-structural response by altering the material properties;the thermal-mechanical loads interaction results in serious deformation mainly in the front region of slotted liner.In particular,the maximal cyclic strains appear in the intersecting regions of liner gas side wall and symmetric planes of channel and rib,where the fatigue failure takes place initially;with the increase in nozzle work cycles,the residual plastic strain accumulates linearly,and the strain amplitude and increment in each work cycle are separately equal,but the fatigue damage grows up nonlinearly.As a result,a simplifed nonlinear damage accumulation approach has been suggested to estimate the fatigue service life of channel wall nozzle.The predicted node life is obviously conservative to the Miner's life.In addition,several workable methods have also been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channel wall nozzle dur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