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388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1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521.
纳米CuO的制备及与高氯酸铵复合方式对其热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CuO,用XRD表征了其物相,用TEM观察了其形貌,比较了煅烧对产品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用干法研磨、湿法研磨、溶剂-非溶剂法、喷雾干燥溶剂-非溶剂法4种复合方法制备了CuO/AP复合粒子,用TG-DSC测定了复合粒子热分解温度、分解速率和表观分解热,用SEM观察了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果表明,煅烧后的CuO颗粒容易聚集;4种复合方法均能大幅降低AP的分解温度。其中,以喷雾干燥溶剂-非溶剂法最能充分利用CuO对AP的催化性能,与不加CuO相比,AP的低温分解放热峰温降低了42.7℃,高温分解放热峰温降低了113.1℃,表观分解热增加了110.9%。制备方法会影响CuO的分散性和AP粒子的形貌,进而影响AP的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52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全息激光技术的纳米位移传感器。全息激光技术最早广泛应用在CD,DVD等系统中,用以读取光盘信息,并对光盘进行寻迹、聚焦等。文中以采用全息激光技术的全息激光头为核心器件,结合少量光学元件,设计出一种纳米分辨力级位移传感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523.
实验表明磁流变抛光以其独特的剪切去除机理可用于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的去除,并且自身不产生新的划痕,同时还可提升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可作为高效加工无损光学元件的一种工艺。  相似文献   
524.
采用纳米复合抗菌功能材料处理二醋酸纤维,制备出抗菌二醋酸纤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试验菌种,研究了纳米复合抗菌醋酸纤维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抗菌醋酸纤维卷烟滤嘴具有持久的抗菌性,抗菌二醋酸纤维滤嘴卷烟对烟气过滤效果与普通二醋酸纤维滤嘴过滤效果基本相同,滤嘴的抗菌性能不影响滤嘴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525.
采用聚二甲基硅烷(PDMS)和二茂铁合成了聚铁碳硅烷(PFCS),PFCS高温烧成可制成磁性纳米Fe3Si/SiC复合陶瓷吸收剂。研究了铁含量、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吸收剂电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铁含量增加、烧成温度提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吸收剂的复介电常数的ε'、ε″和εr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26.
527.
528.
Way  Kuo  沈岭 《质量与可靠性》2006,(6):53-54,59
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我们除了要在一些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探索和发现跨学科的关系,还必须要在可靠性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当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在一段时间内已经渐渐地从微米时代发展到纳米时代.但是,可靠性方面的进展却没有跟上这样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29.
基于隐失波全内反射的测速技术TIRV(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velocimetry)是微纳流动中测量壁面附近几百纳米范围内速度的有效方法。隐失波的光强分布I(z)随离开壁面的高度z指数衰减。若荧光粒子位于光强分布中,其亮度也将符合此指数关系,通过测量粒子亮度可确定粒子的垂向位置z,而确定隐失波的基准光强I0是该技术的关键之一。基于粒子近壁Boltzmann浓度分布、粒子粒径不均匀性和隐失波光强公式,给出了粒子亮度概率密度分布的数值解。实验测量粒子统计亮度分布后,依据实验和理论分布相同原则可定量确定基准光强I0。采用100nm和250nm荧光粒子验证此方法并定量分析了粒径分散性对确定I0的影响。进一步采用100nm粒子进行近壁速度测量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0.
为了探寻一种简便的制备纳米SiC增强碳纤维层合板的方法,本文将纳米SiC颗粒均匀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制备成不同质量分数的SiC试剂,然后均匀喷涂在碳纤维预浸料表面,固化成型。对不同试件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得到不同含量的纳米SiC颗粒对碳纤维层合板摩擦因数、磨损量的影响规律,并且对磨损形貌和复合材料的硬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碳纤维预浸料表面喷涂纳米SiC颗粒能够有效改善碳纤维层合板的摩擦磨损性能;当纳米SiC浓度为1%时,层合板的摩擦因数、磨损量、磨痕的宽度及深度较于不含纳米SiC的层合板分别降低52%,63%,32.3%,54.8%,摩擦磨损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