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64篇
航空   796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137篇
航天   2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91.
高速切削及其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高速切削的概念及其相关的关键技术、机床、刀具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92.
王珉  朱剑英  张幼桢 《航空学报》1985,6(2):172-179
 本文利用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切削加工状态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并就此方法中的初始矩阵Ufo的选择原则做了进一步地探讨,最后把这种方法与模糊等价矩阵聚类分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把模糊模式识别应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状态的识别是切实可行的,且识别精度高、识别运算简单、具有实时性,从而为切削加工过程的实时识别与控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无机纳米粒子/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改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方法,分析了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和固化反应动力学,概括了此类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展望了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低温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耐低温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特别是插层复合材料的性能作了介绍。提出了解决液氢贮箱耐低温、防渗漏关键技术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995.
 切削颤振发生过程最显著的频域特征是包含颤振频率的某个窄频段内振动能量的急剧上升。本文根据频段能量原理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判据,并利用微型计算机实现了切削颤振的在线监测。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本文还探讨了实际应用中的某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6.
综述了Si/C/N纳米微粉的制备方法,比较了相互之间的优缺点;分析了Si/C/N纳米粉体的结构以及在热处理条件下微结构的变化,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与今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叙述了复合材料结构制造、高速加工、仿真技术、原型制造技术、放电加工等机床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8.
Alumina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copper composite (nano-Al2O3/Cu composite) was recently emerged as a kind of potentially viable and attractive engineering material for applications requiring high strength, high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and resistance to softening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The nano-Al2O3/Cu composite was produced by internal oxidatio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 were analyzed by the TEM and its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ontinuous compression tests performed on a Gleeble 1500 thermo-simulator. Making use of the modified algorithm-Levenberg-Marquardt (L-M) algorithm BP neural network, a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flow stresses during hot deformation was set up on the base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 are characterized by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nano-Al2O3 particles in Cu-matrix. The sliding of dislocations is the main deformation mechanism. The dynamic recovery is the main softening mode with the flow stress decreasing gently from 500℃ to 850 ~C. The recrystallization of Cu-matrix can be retarded late into as high as 850 ℃, when it happens only partially. The well-trained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can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strain rate, and true strain on the flow stresses, therefore, it can precisely predict the flow stresses of the composite under given deforming conditions and provide a new way to optimize hot deforming process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999.
NanmetrologyandMolecularMeasuringMachineSystemDesign(2)WangJia4分子测量机计量系统STM和AFM均不是计量型仪器,而是作为位置传感器。分子坐标测量机必须采用能够溯源的超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干涉仪作为测量参考基准,并测量探针和样品之间的相对运动。激光外差可采用塞曼频率分裂,多模激光器或声光电光调制原理。干涉仪采用了光学8倍频。用相位计从时间间隔分析器中计算相位,其时间分辨率为200pa,电子细分技术实现1000细分。干涉仪的分辨率为0.075um。获得高精度的主要障碍是激光器和干涉仪光学元件中偏振态混合效应和非线性…  相似文献   
1000.
数控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控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下)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林胜4用于高速切削的新技术近年来,许多新技术在金属切削加工设备和装置上得到了实际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1.高速主轴数控高速切削加工是通过主轴转速范围为10000~100000r/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