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385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80篇
航天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高分子纳和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四大类:纳米单元与高分子直接共混(内含纳米单元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方法);在高分子基体中原位生成纳米单元;在纳米单元存在下单体分子原位聚合生成高分子及纳米单元和高分子同时生成。介绍了高分子纲伙复合材料的表征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2.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包括纳米粒子的结构和性能,及其在聚合物基体中聚集形成高次结构的特征和协同性能  相似文献   
193.
La2O3纳米晶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聚乙二醇法备了La2O3纳米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了显微镜(TEM)及BET比表面吸附对La2O3纳米晶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粒径随热处理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形貌由球形变为片状。粒径分布窄,无硬团聚现象产生。在600℃热自理得到单斜与六方晶系的混合La2O3纳米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六方晶系所占的比例上升,850℃以上热处理时,得到纯的六方晶系。拉曼光谱测试的结果验证了晶体的  相似文献   
194.
纳米CuO的制备及其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CuCl  相似文献   
195.
纳米氧化镧对黑索今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室温湿固相反应制备了纳米氧化镧,并进行了表征,用DSC研究了纳米氧化镧对环三次甲基三硝胺(黑索今,RDX)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并提出了该催化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镧能有效地催化RDX的热分解,使RDX的二次分解肩峰消失,使RDX分解放热峰的后半峰变得陡直,并极大地增大了RD的表观分解热。  相似文献   
196.
为提高纳米流体燃料的稳定性,探求更有效的金属颗粒改性方法,文中简要回顾了纳米流体燃料的发展历程和关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重点介绍了提高纳米流体燃料稳定性的技术途径和金属颗粒的改性方法,从影响因素和DLVO理论两方面介绍了纳米流体燃料的稳定性机理,简述了应用于纳米流体燃料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报告了纳米流体燃料的制备方法。文中还指出,研究中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和金属颗粒表面改性是提高纳米流体燃料稳定性的主要方法,其中金属颗粒表面改性是能同时解决纳米燃料稳定性和燃烧两方面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硼、铝颗粒表面改性的相关研究,总结了金属颗粒改性方法及效果,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7.
以水-氧化铜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流体为工质, 对底部封闭细小圆管内的沸腾特性以及临界热通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沸腾时管内纳米流体的浓度不随加热时间长短而改变, 沸腾液体的纳米颗粒除微量吸附在管壁外, 其余全部被蒸汽携带走, 同时吸附层厚度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变化.相对于纯水而言, 随着纳米浓度的增加, 纳米流体的沸腾特性有所劣化, 这主要是因为纳米颗粒吸附在管壁上, 减小了壁面粗糙度, 从而减小了液体和壁面的接触角.随着纳米浓度的增加, 纳米流体的临界热通量也随之增加.纳米流体的临界热通量不仅与管长与管径比有关, 而且还与纳米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8.
研究了大气状态下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金薄膜和单晶硅材料进行了纳米级电场加工实验。分析了针尖和样品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隧道间隙、隧道电流反馈、脉冲个数等因素对纳米点结构的加工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针尖磨损对纳米结构一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9.
纳米技术是一种可以在原子水平上创造出具有全新分子形态结构的手段。纳米技术在电子工业的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其真正的发展是始于15年前Oxonica公司生产的纳米材料。现已商品化的纳米产品有自清洁窗户、遮光剂、燃油添加剂、烧伤绷带、电子微循环电路等。尽管纳米技术不是新兴技术,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潜能尚待挖掘。  相似文献   
200.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正在检测最新的显微镜技术。该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纳米级物体测量的精确度,而更精确的纳米级测量对半导体和纳米制造业确定标准和改进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