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392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70篇
航天   1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研究了紫外光条件下,二氧化钛作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有关问题以及反应过程中化学耗氧量COD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催化剂煅烧温度、用量、以及初始pH值和添加H2O2对其降解反应的影响。目前实验条件下,最佳反应条件为TiO2在空气条件下300℃煅烧1h,投加量为2.5g/L,调节反应液pH值为7,适量添加H2Q等。400mg/L的UDMH 2h降解率达到90%,COD去除率为75%。  相似文献   
122.
纳米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3.
吴国强  孔宪仁  孙兆伟  王亚辉 《宇航学报》2006,27(4):751-754,760
结合卫星“微型核”的特点,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金刚石晶体的热导率与其厚度和温度的依变关系。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的方法(EMD)模拟了晶向(001)的金刚石纳米薄膜法向热导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模拟了晶向(111)的金刚石法向热导率。模拟的结果表明:金刚石纳米薄膜的法向热导率显著小于对应大体积晶体的实验值,并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模拟范围内法向热导率与薄膜厚度呈近似线性关系;薄膜热导率在模拟厚度为2.05334nm时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模拟厚度为2.874676nm时,则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4.
微纳米表面和表层的完整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精密加工技术,测量和分析手段,及计算机科学的深入发展,对微纳米表面和表层完整性的评价日趋强烈.本文概括性地初步探讨了表面完整性评价时涉及到的具体评价性能和检测方法,并对几种常用的表面性能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5.
近年来,“基因”与“纳米”这两个词.不但是报章杂志最热门的科学报道题材,同时也是政府投资最巨的两个项目。有朋友将两者戏称为“蛋炒饭”,虽然此“基”非彼“鸡”,此“米”非彼“米”。但也颇为传神。  相似文献   
126.
127.
纳米技术是一门主导性科学技术,介绍了纳米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8.
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纳技术一般指微米、纳米级(0. 1-100nm)的材料、设计、制造、测量、控制和产品的研究、加工、制造以及应用技术.在基础科研以及制造行业中,微纳制造技术的研究从其诞生之初就一直牢据行业的尖端位置. 那么,我国的微纳制造技术研究现状怎样?面临着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微纳制造技术属于高、精、尖技术研究,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有没有关联?微纳制造技术研究对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有什么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9.
通过Ansys对单脉冲放电过程进行温度分布仿真时发现,当脉宽很小时,汽化体积所占比例很高,即材料利用率较高,但是产率较低;而加大脉宽时,产率较高,但是汽化比例较低。为综合两者的优势,利用大脉宽加工,使放电通道移动。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放电通道静止,其在材料利用率和产率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当在加工中引入高速冲液时,实验表明其能促使放电通道发生漂移,收集产物后称量、计算,其产率达到了1g/h。  相似文献   
130.
采用雾化粉体+挤压(Ato+Ext)、雾化粉体+热等静压+挤压(Ato+HIP+Ext)、低温球磨+挤压(Cryo+Ext)、低温球磨+热等静压+挤压(Cryo+HIP+Ext)四组不同的工艺制备块体纳米晶/细晶铝,并测定了室温拉伸性能,分析了这些块体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断口附近的位错活动及试样的断口形貌,讨论了其变形机理和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球磨粉体制备的块体纳米晶铝的强度远高于雾化粉体制备的块体超细晶铝,四组块体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均不存在加工硬化现象;块体超细晶铝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位错运动,对于块体纳米晶铝,尺寸≤100nm的晶粒在拉伸过程中内部基本不发生位错运动;块体超细晶铝大部分区域发生穿晶断裂,而块体纳米晶铝基本发生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