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7篇 |
免费 | 196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67篇 |
航天技术 | 148篇 |
综合类 | 80篇 |
航天 | 3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叶尖间隙高度对某高压涡轮级损失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利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某一级跨声速高压涡轮流场,研究转子叶片叶尖间隙高度对涡轮性能及二次流动损失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子叶尖间隙高度对涡轮性能影响明显,随着间隙高度的增加涡轮效率明显降低,但效率的降低速度与间隙高度并非简单线性关系,间隙高度增加1%相对叶高,涡轮性能最快下降1.8%.分析表明:涡轮转子间隙高度变化主要影响转子叶栅通道上部流动并对通道内的损失分布产生影响.其中损失最严重的区域为转子通道中部至叶片尾缘处;尾缘后的损失则对间隙的高度最敏感,随着间隙高度的增加,叶片尾缘后损失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12.
913.
基于低雷诺数条件的风扇/增压级气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低雷诺数工作条件下的某风扇/增压级进行了通流设计、流道结构设计、各叶片排叶片几何设计及三维数值模拟。在完成气动设计循环、确定风扇/增压级流道结构形式和叶片叶型几何造型等根据设计需求进行的工作之后,使用商用软件NUMECA对该风扇/增压级12 km、0.6 Ma飞行条件100%和95%折合转速以及地面标准大气条件86.6%(简称87%)和80%折合转速的特性曲线进行了数值计算。前者用于考察巡航状态性能及流场特征,后者对应于地面起飞的最大状态。就目前设计方案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外函完全达到了设计需求指标的要求,内函除效率外,其它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14.
本文采用CFD软件CFX—TASCflow对带冷气影响的某高压涡轮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叶片的气膜冷却流动运用了源项模拟方法,将各排气膜孔用槽缝代替。计算中还考虑了动叶叶尖间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5.
针对遗传算法在全局搜索性能与收敛速度之问的矛盾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并将其应用于飞机飞行品质评定的等效系统拟配计算中,解决了传统拟配方法参数初值不易选取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遗传算法在等效系统拟配计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16.
917.
三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性能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双外涵模式相比,三外涵变循环技术将使发动机工作范围更广,更易满足未来发动机的自适应要求,及更大提升飞机综合性能。在带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性能仿真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前调节阀门、后调节阀门、第三外涵等的数学模型,开展了三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性能模拟方法研究,重点分析了三外涵变循环发动机的稳态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单外涵和双外涵模式,三外涵模式总涵道比调节程度更大,发动机最大状态与亚声速巡航状态间的燃油经济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919.
现有的关于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AIM)算法大部分是基于单颗卫星故障的假设,但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多颗卫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已不能再被忽视,特别是两颗卫星同时发生故障的情况。本研究基于对水平定位误差保护级(HPL)的分析,从一颗卫星故障的可用性出发,推导出两颗卫星故障时的可用性。率先给出了在两颗卫星故障的情况下,天津区域内RAIM算法的可用性。仿真结果表明:两颗卫星故障的可用性低于单颗卫星故障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20.
三对转涡轮及其基本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文献 [1]提出的三对转涡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基元级分析。首先模拟常规涡轮分析,定义了 1 6种可能的典型级。按此定义以及本文建议的级独立自变变量,就可得到很简明的不同典型级的功率特性示式。针对这种级的可能应用场合—三轴涡轮发动机的具体要求,分析了各种典型级的适用情况。这种涡轮可得到比常规级高得多的功率系数而且效率也会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