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99篇
航空   894篇
航天技术   156篇
综合类   122篇
航天   4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T89S52内部集成了4k字节闪存、看门狗电路,非常时候可作为简单控制系统的控制CPU。系统采用AT89S52为控制CPU,以小型继电器为控制器,以专线调制解调器为通信接口,设计了民航机场灯光、跑道方向远程同步控制系统。文中论述了设计要求和研制思路,详细论述了控制软件的设计思想,简要介绍了下一步需要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92.
复杂形体面片缠绕成型方法的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复杂形体缠绕成型方法的分析,提出了面片缠绕的思想;同时针对缠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架空问题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判定准则和解决方案。以面片缠绕理论为基础,针对飞机发动机进气道缠绕成型,编制缠绕控制程序并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了面片缠绕方法的实用性,为航空航天高性能构件的缠绕成型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3.
2.5维机织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疲劳载荷作用下的2.5维机织复合材料,建立了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单胞模型、疲劳失效判定准则和材料性能退化方法3部分.选取单胞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有限元技术进行应力分析;引入改进的三维Hashin疲劳失效准则和Mises准则作为纤维束和树脂基体的疲劳失效判据;采用刚度性能突降准则描述疲劳失效后的材料性能,采用考虑纤维体积分数影响的剩余刚度和剩余强度退化模型描述失效前材料的性能.通过疲劳寿命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对比,验证了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经向拉-拉疲劳寿命随经纱纤维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加,纬向拉-拉疲劳寿命受纬纱纤维体积分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4.
李书良  侯晓  史宏斌 《推进技术》2013,34(6):817-821
为了研究增强相尺度对轴编C/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具有不同直径纤维棒的材料微结构的观测,结合材料的细观和宏观力学性能实验,研究了纤维棒直径引起的材料拉伸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在编织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纤维棒直径增加,棒内大尺度裂纹增多,降低了材料的拉伸强度,但模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5.
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复合材料已成为现代飞机领域的一个新的技术和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复合材料的工装用量和应用水平,几乎成了现代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几大飞机制造公司竞相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在新推出的各种飞机型号上的装机应用水平和用量,以此显示其技术能力,彰显其市场竞争力.在航空领域,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必须十分注重航空结构的减重和安全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96.
张龙  王波  矫桂琼  黄涛 《航空学报》2013,34(4):817-825
 采用ASTM D 5528标准对T700/9916复合材料单向板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双悬臂梁(DCB)试验中桥连纤维对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根据试验观察,提出桥连区存在单(s区域)、双纤维桥连区域(d区域)的分析模型,其中d区域内一点上桥连纤维的数量是s区域的两倍;通过对桥连纤维和悬臂梁相互作用的分析,推导出呈指数形式递减的单根纤维桥连力-转角函数。由此得到整个悬臂梁的桥连力函数,并对DCB试验进行了分析,得到的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纤维桥连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桥连纤维在裂纹扩展过程中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7.
通过模压工艺制备了苎麻纤维织物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了模压层合板在不同湿热环境下的水吸收与扩散及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20℃,40℃和60℃三种温度下,相对湿度的上升使层合板瞬时吸湿速率增大很明显,而在50%相对湿度下,温度对层合板的饱和吸水率的影响不大。当吸湿份数在0.5以下时,层合板在50%的相对湿度和20℃,40℃和60℃三种温度下,水扩散系数分别为2.16×10-6cm2/s,2.94×10-6cm2/s和6.61×10-6cm2/s。层合板的力学性能随吸水率的增加而下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层合板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破坏了纤维和树脂的界面,同时进入纤维的空隙中,影响了复合材料中的应力传递,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98.
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器控制体制、飞行姿态控制技术和火/飞/推综合控制技术。实验室自控所分部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384万元,  相似文献   
99.
PBO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别进行了PBO纤维缠绕成型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和150mm压力容器试验,与Kevlar-49和F-12纤维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150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初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缠绕成型的PBO/环氧150mm压力容器的容器特性系数PV/W和纤维强度转化率都达到最高,其值分别达到了60km和90%,但其容器的环向变形较F-12纤维复合材料容器的大。  相似文献   
100.
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M40/EB99—1预浸料,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0增强EB99-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并与M40/5228、M40/4211等热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表明,除了剪切强度稍逊于热固化M40/5228复合材料外,其它常规力学性能都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电子束固化M40/EB99—1复合材料经冷热交变循环后的性能明显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4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耐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