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酸环境电解去除包套是热等静压成形复杂钛合金构件的关键工序之一。针对目前酸环境电解对热等静压钛合金性能影响研究较少的现状,研究在40℃的硫酸溶液中,不同电解时间对热等静压TA15钛合金表面钝化膜、氢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时间分别为15、30、45、60 d时,热等静压TA15钛合金表面钝化膜厚度逐渐增加,到60 d时钝化膜厚度达到了175.3μm;氢含量在15 d时增幅非常小,平均值低于2×10^(-5),30 d后则显著增加,到60 d时平均氢含量达到5.4×10^(-4);热等静压TA15材料屈服和抗拉强度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塑性变化不大。硫酸环境电解直接影响热等静压钛合金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后续需强化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62.
夏光 《国际太空》2010,(4):14-16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之一,作为长征1号火箭的研制专家,89岁高龄的王希季院士为我们回顾了东方红1号卫星项目,回顾了充满着光荣与理想的12年。  相似文献   
63.
夏光 《国际太空》2010,(4):10-11
在本刊和《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回到‘东方红’——纪念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40周年”的座谈会上,东方红1号卫星工程的参与者讲述了他们与东方红1号卫星的故事,让他们引以为豪的那个时代的那段记忆。他们曾因东方红1号卫星项目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64.
《国际太空》2010,(4):1-1
<正>4月24日,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4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乐音响彻寰宇,开创了中国空间事业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65.
红精灵是发生在雷暴层云顶的一类大气瞬态发光现象, 是能量由对流层耦合到中高层大气的直接证据. 其发光光谱研究是了解整个事件对中高层大气能量注入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认识事件发生区域的大气电离度及事件过程的能量电子分布, 进一步为研究红精灵的产生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同时为大气辐射背景资料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利用Boltzmann方程求解了电场作用下弱电离气体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时变函数, 以此为基础, 模拟计算了红精灵各典型发射带的光谱强度.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约化电场E/N越强, 电子获得的能量就越多, 高能电子也就越多, 致使撞击中性大气产生的辐射光强就越强; 模拟显示红精灵光辐射谱分布从远紫外直至近红外.   相似文献   
66.
67.
在轨人造目标的地基观测光谱存在红化效应,影响对目标反射光谱的理解应用.目标在进入空间环境后外露材料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本文结合材料的光谱散射特性、卫星轨道和观测条件,仿真分析了卫星表面材料粗糙度变化对红化效应的影响.基于文献中实验数据,设计不同粗糙度的卫星表面材料样本,模拟空间环境中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建立不同粗糙度材料样本的光谱散射模型.理论模拟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会影响其光谱散射特性,散射光谱形态和散射分布取决于粗糙度及入射-反射几何关系.引入网格剖分和可见面片,利用材料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仿真计算卫星表面材料在不同粗糙度状态下,整个卫星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光谱信号.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卫星表面材料粗糙度的增加,其反射光谱在600nm之后随波长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空间环境中外露材料表面粗糙度变化是卫星产生红化效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8.
超微细氧化剂对改善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舜华 《推进技术》1992,13(3):72-78
通过对40篇文献的分析,综述了超细、微细高氯酸铵(AP)、硝胺(RDX,HMX)对提高AP-复合推进剂、硝胺-复合推进剂及AP/硝胺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所起的作用。论述了超细AP,多孔AP明显提高燃速及微细硝胺消除燃速-压力曲线拐点的作用,并以数据图表说明了超细,微细AP、硝胺推进剂在高效燃速催化剂、聚叠氮含能粘合剂等有利条件的协同作用下获得很高燃速和比冲的事例。  相似文献   
69.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 La2Zr2O7原料粉体,经喷雾造粒后,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air plasma spray,APS)制备 La2Zr2O7涂层。重点研究 La2Zr2O7 涂层在高温长时间条件下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导热性能。结果表明:La2Zr2O7涂层具有烧绿石单相结构,密度平均值为 5.24 g cm^3,相成分及密度均不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明显变化;初始态涂层内部存在大量非晶态结构,能够有效阻碍声子的传递,涂层热导率可低至 0.392 W·m^-1· K^-1;经高温热处理后,非晶态结构逐渐转变为晶态结构,声子传递效率明显提高,导致涂层热导率显著上升;同时,热处理后的涂层高温热导率的回升现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70.
戚发轫,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于1957年从北航毕业后进入航天领域工作至今,亲历了我国卫星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诞生、发展继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全过程。他不仅亲自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的研制工作,而且是东方红1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