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光谱红移自主导航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系天体光谱红移测量的自主导航新方法.以太阳系天体作为光源和信息源,由实时光谱红移测量值获得航天器在惯性坐标系中的飞行速度,实现航天器的自主导航.与现有自主导航方法相比,该法不依赖地面无线电信息,无需引入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具有高度自主、简单易行、无时延等优势,在深空探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可为近地卫星的自主导航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2.
《航空港》2011,(10):35
7月28日,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宴会厅)举世闻名的皇家御用茶TWININGS川宁驾至京城,将英国皇室御享茶品带到中国皇城脚下。在"川宁茶品鉴皇家礼遇"的活动中,TWININGS川宁制茶家族的第十代传人斯蒂芬·川宁(Mr.Stephen Twining)先生与风尚新锐女演员董璇小  相似文献   
33.
《红楼梦》问世250余年来,拥有最广泛的接受者(受众),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接受方式、接受倾向、接受动机和接受趣味。接受者在《红楼梦》主题思想的认识上、人物优劣的评价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种种差异。因此,运用接受美学从读者接受反应的角度对《红楼梦》接受史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红楼梦》主题的认识,拓展《红楼梦》研究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34.
《西南航空》2008,(3):22
创立于1847年的世界珠宝翘楚卡地亚,早在1895年就首次创造性地将轻盈.坚硬的铂金运用于钻石镶嵌中,这一完美的搭配将钻石璀璨夺目和坚固恒久的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最终铸成了传世经典.定义了订婚戒指的标准。每一枚卡地亚结婚戒指的诞生.其创意设计,都如同感情般由起初的火花迸发到漫漫的积淀升华;  相似文献   
35.
《西南航空》2006,(10):130-131
高速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接近浮躁。当奢华与品位,优雅和沉静不再是冰冷的形容词,而是以一泓温暖泉水的形式出现.我发现在峨眉山的脚下,竟有着这么一方奇妙的净土。  相似文献   
36.
摆盘的艺术     
Carrie 《航空港》2016,(4):50-55
视觉认知是大多数人对事物的首选认知方式。一道高分菜品往往要满足"色香味俱全"的标准,很显然,"好不好看"成为我们选择是否要深入了解某样事物的前提。好看的食物不亚于一件高级定制时装,每一样食物都可以是艺术品。近几年,欧洲开始出现一个新兴职业——食物造型师。他们的工作就是把平庸的食物变得好看同时又不至于让观众和读者觉得很虚假。  相似文献   
37.
麦子 《今日民航》2012,(8):91-93,90
僧帽壶,顾名思义,因酷似僧人头戴的帽子而得名。它是中国元代创制的一种瓷器造型的壶式: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宝珠形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僧帽壶以景德镇青白釉,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釉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年间仍有仿制。明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比元代略长;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壶流略短于明代,没有明代优美,也不如元代敦实稳重。  相似文献   
38.
文青 《国际太空》2010,(4):40-40
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之后,各国报刊电台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并发表评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发射对世界的影响。因此,本刊特别转载了当年4月《参考消息》上刊登的一些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9.
宗河 《国际太空》2010,(4):28-30
1970年4月2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40.
《国际太空》2010,(4):3-9
201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日子,本刊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杂志社于4月6日联合主办了以"回到‘东方红’"为主题的座谈会,隆重庆祝这一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伟大成就,以宣传"东方红"精神,传承航天文化,普及航天知识和技术。座谈会邀请了当年参与东方红1号卫星研制工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由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原民辉主持。在这次座谈会上,亲历者们重聚一堂,激动之情难以言表,随着纪录片《宇宙高歌东方红》的放映,座谈会的气氛进入了高潮,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们共同追忆那段弥足珍贵的流金岁月,仿佛又回到了豪情壮志的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