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96篇
航空   577篇
航天技术   231篇
综合类   69篇
航天   5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在惰性气氛条件下,将PAN原丝在180-280℃进行恒温热处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13C固体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PAN纤维在热稳定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规律,并对PAN纤维的热稳定化反应进程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共聚单体中的羧基首先引发环化交联反应;在220℃左右开始发生剧烈的环化交联反应;当热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152.
针对航天器热平衡试验时采用固定式红外加热笼无法模拟超低热流的问题,文章研制了一种可在真空低温环境下长时间连续可靠运行的大面阵外热流动态模拟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不打开真空容器的情况下,通过动态调整红外加热笼与航天器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实现航天器表面的高热流和超低热流模拟,高、低热流模拟的转换时间最短仅需3 min,所模拟的最低热流不大于20 W/m2。将该系统应用于某航天器热平衡试验,能够在低温工况有效降低航天器表面接收的外热流,使航天器表面温度和该表面上的单机温度降低3.5~10℃。  相似文献   
153.
复杂背景下的红外弱小多目标检测是红外目标检测的难点,现有算法的稳健性难以满足实际弹载应用需求。针对弹载环境下的红外场景图像开展了基于典型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目标检测应用研究,提出一种基于YOLO(you only look once)网络的智能目标检测方法,通过高维特征学习表征和推理实现红外弱小多目标检测。采用传统的模板匹配算法和YOLO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识别性能对比分析,验证了YOLO网络在红外弱小多目标检测方面的良好性能。实验结果表明:YOLO算法的检测概率可达92.2%,平均检测精度为0.844,与传统的模板匹配方法相比,YOLO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4.
文章制定了航天器结构板表面污染物成分鉴定与来源解析的技术方案,并根据该方案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TR-FTIR)检测技术对航天器热真空试验后结构板表面的白色污染物进行成分鉴定,结果表明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酰胺类物质。将疑似污染物来源物质的ATR-FTIR光谱图与污染物光谱图进行对比分析,推断出航天器结构板表面污染物来源于热真空试验过程中含胶热缩管内层的热熔胶,并通过验证试验证明了污染物来源推断的正确性。研究可为航天器污染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5.
红外目标识别系统成为航空航天、无人驾驶等军事和民用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红外目标识别算法是红外目标检测识别系统中的核心之一。传统红外目标识别技术往往依赖人为的特征选择,无法对复杂困难的红外目标实现高效、准确的识别。本文提出了训练中反量化与通道级量化相结合的量化策略,有效减小量化误差对网络模型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低比特量化算法在红外数据集上有着优异的表现。在硬件部署方面,本文提出了更加高效的卷积计算单元,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达到了更高的峰值性能。最终,在PYNQ-Z2嵌入式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进行验证,系统在150 MHz的时钟频率下达到了90.6 GOP/s的峰值吞吐率,其功耗为2.5 W。  相似文献   
156.
探讨空间烟云用于外层空间目标红外遮蔽隐身干扰,通过分析烟幕扩散体系的真空及微重力效应,基于扩散定律建立了空间烟云的纯扩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烟云施放后其质量浓度在任意时刻的等值面均为一球面,并且随着球半径的增加在空间连续减少;同时结合辐射在烟云中的传输特性研究,获得了空间烟云有效遮蔽面积及遮蔽时间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7.
考虑卫星本体表面包覆绝热材料的实际物理状态,根据数值传热学和有限容积法建立了目标表面温度场和红外辐射计算模型.建立卫星结构模型,基于热控涂层性能退化,提出红外辐射灵敏度概念,并建立了卫星红外辐射灵敏度计算模型.对在轨飞行卫星的瞬态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与遥测数据对比分析.最后,分析了空间卫星的红外辐射和红外辐射灵敏度.结...  相似文献   
158.
《航天》2011,(7):41-43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5月7日下午2点10分,美国空军第45太空联队从卡纳维拉尔角的第41发射台成功发射一枚“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将“天基红外系统”(SBIRS)“静地轨道”1(GEO-1)卫星送入轨道。美国的天基红外系统是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与原有的国防支持计划(DSP)预警卫星相比,  相似文献   
159.
乔风 《航天》2011,(7):44-46
天基红外系统简介美国天基红外系统(space-basedinfrared system,简写为SBIRS)是一种未来新式导弹预警和跟踪系统,它将取代已过时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用于探测全世界的导弹发射,跟踪飞行中的敌方导弹,并指引反导武器加以摧毁。早在1991年1月,在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重新审定战略防御启动(SDI)计划后,天基全球防御系统便更名为天基红外系统  相似文献   
160.
复杂背景中红外多光谱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多光谱红外探测器,对复杂背景条件下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弱小目标缺乏纹理等相关信息的特点,给出了一种用于多光谱图像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对多光谱图像,构建数据立方体,对多光谱信息建立稳定的目标特征向量,用多光谱背景抑制滤波器以提升图像信噪比,将一种基于统计判别的低信噪比条件下红外序列图像弱小目标检测算法与传统多级假设检验跟踪(MHT)算法综合,形成了改进的连续帧目标检测跟踪算法,对波门内疑似目标点用引入多光谱信息建立的特征向量进行目标的非监督检测判决。实验结果证明:在低信噪比下该算法能有效检测跟踪弱小目标,在保证检测概率前提下可有效抑制虚警,极大地降低了后续跟踪算法的计算爆炸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