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7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226篇
航空   881篇
航天技术   506篇
综合类   121篇
航天   10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郭万林  沈康智 《航空学报》2000,21(4):330-333
研究结构元件之间瞬态辐射过程及特点 ,对于元件温度未知时的瞬态辐射提出了一种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广义边界条件简化了元件互辐射的数学描述 ,最后得到了广义互辐射元。所建模型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和精度高等特点 ,使复杂的互辐射计算化为统一模式 ,并通过试验与实例计算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2.
现代战争中,常运用超视距低空突防战术,而且在低空的复杂背景下,目标往往具有掠海飞行、多方位饱和攻击和红外隐身等特点。本文结合低空背景、目标、环境的辐射特性及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研制情况,研究了红外探测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并针对红外探测的一些新的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3.
何启国 《飞机工程》2000,(3):12-14,58
阐述了战斗机红外隐身的重要性及红外隐身技术的机理,介绍了国外红外隐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34.
建立和完善了燃烧室出口测温热电偶接点的换热模型 ,发展了热电偶测温辐射误差、导热误差的修正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热电偶几何参数对辐射误差、导热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热电偶接点大小、偶丝的粗细以及偶丝的长度等几何参数对辐射误差和导热误差具有显著影响 ,设计热电偶时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选取。  相似文献   
235.
小突片对热射流红外辐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收敛喷管在高温(约913K)、高速(超临界)流动状态下,加装小突片后对热排气的红外辐射抑制特性,并探讨了小突片安装片数、后倾角度、堵塞比等因素对红外辐射抑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突片对热排气的红外辐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不装小突片的相比,不仅使热排气的核心区长度大为缩短,而且使热排气的总体红外辐射信号大幅度下降(在实验范围内,最大可下降约73%)。  相似文献   
236.
红外隐身材料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外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构成红外隐身材料的填料、树脂的研究现状以及近年来开始重点研究的红外兼容型多频谱隐身材料,并且指出了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7.
收扩喷管加小突片对尾喷流红外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针对收扩喷管,在高温(约640℃)、高速(超音速)流动状态下,实验研究了加装小突片后对飞机发动机尾喷流红外辐射的抑制效果,并探讨了小突片堵塞比、小突片后倾角度等因素对红外辐射抑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突片对热射流的红外辐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仅使热射流的核心区长度大为缩短,而且使热射流的总体红外辐射信号大幅度下降(在本文实验范围内,最大可下降约57%)。   相似文献   
238.
带有双层壁扩压器的波瓣喷管混合流场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锁芳  李立国 《航空学报》2001,22(6):533-535
采用三维贴体曲线坐标网格,边界网格加密且正交,在整个计算区域进行全场计算。为避免因波瓣造成的网格强烈的非正交引起解的发散,采用了Chen和Kim修正的k-ε湍流模型及同位网格SIMPLC计算方法,对带有双层壁扩压器的波瓣喷管混合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对波瓣及双层壁,采用大粘性的方法解决流固耦合。计算结果表明:在双层壁间有外界冷气流被引射进入,形成了壁面的冷却气流;自波瓣出口截面沿流向产生的环流速度场,强化了主次流的掺混,速度分布渐趋均匀。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二者在离开波瓣52 mm的混合管内相对主流速度的最大误差为21.65 %。  相似文献   
239.
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热驱制冷,提出一种舱外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冷热电一体化方案.在分别建立金属储氢装置、PEMFC、热驱制冷系统和辐射散热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冷热电一体化的热力学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典型案例的计算,并重点分析了核心构件热驱制冷装置的参数对舱外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性能的影响.与传统的冷热电分产舱外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比较,该系统仅消耗84.6g氢气,且不需要向空间排放工质,能源利用率高达85.29%,在工质消耗与能源利用率上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40.
对发动机喷管高温部件之一的截锥3~5μm波段上红外抑制特征进行了数值研究.在红外辐射信号较强的截锥前端布置气膜缝槽冷却结构和气膜孔冷却结构,将温度较低的外涵气流通过支板引入截锥,有效降低了截锥、支板的壁面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对两种冷却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向下气膜缝槽冷却结构能够达到较好的红外抑制效果,但推力损失较大;采用气膜孔冷却结构,喷管红外抑制效果略有减弱,但推力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