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航空   1111篇
航天技术   577篇
综合类   246篇
航天   101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天基红外导弹预警系统--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基红外系统"(SBIRS)为一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计划,是目前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计划的核心.该计划于1992年8月批准,1995年开始列入财政年度开支,计划执行13年,直至2008年完成.SBIRS有空间段和地面段两部分,空间段由三种轨道高度的卫星星座组成,即低轨卫星星座(SBIRS-Low)、高轨卫星星座(SBIRS-High)和静止轨道卫星星座(SBIRS-GEO).  相似文献   
82.
李杰 《太空探索》2001,(3):36-37
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世界上的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摄氏度),便无时不刻地向外发出红外辐射;而且随着温度的增加,其红外辐射值也就越强。试验得出,物体的热辐射能量与温度成4次方关系。显而易见,减少红外辐射的最有效的途径便是降低温度。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其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不同焊接电流下钛合金板胶接点焊接头的A扫描信号和C扫描图像特征,并进行了拉伸-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观察C扫描图像的特征与A扫描信号的变化,能够划分胶接点焊接头的胶层区、热影响区、熔合区、熔核区以及焊接缺陷;随着电流(7~10 k A)的逐渐增大,接头熔核直径呈递增趋势,相应的失效载荷从7 231.5增加到10 939.0 N;当电流为7 k A时,在C扫描图像上反映出飞溅缺陷,此时接头失效载荷远小于没有出现飞溅的接头,可见飞溅降低了胶接点焊接头的拉剪载荷。  相似文献   
84.
85.
86.
正3月4日至6日,在美国巴尔的摩会议中心举行的美国国家设施管理与科技大会博览会上,福禄克公司向到场的观众演示了如何利用该公司的三相电能记录仪、红外热像仪及可视红外测温仪等低成本工具,轻松地监测生产设施的能源浪费的方法。据专业人员介绍,福禄克Fluke 1730三相电能记录仪直观、易用,具有专业的电能数据收集能力。这一款新产品专为具有节能意识的用户设计,采用了全  相似文献   
87.
对基于STM32系统低速(工作主频72MHz)视频流处理显示更新方案的研究。结合图像处理基本理论,分析传统的显示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一种新的视频流图像更新的方法,通过一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结果,验证该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于蓝 《航天》2011,(12):53-53
目前法国空军已经开始装备AASM模块化空地武器的红外末制导型铁锤IR。按计划,在初始作战部署后不久,法国空军将对该型AASMt故首次作战条件下的的射击测试。  相似文献   
89.
离散粗糙元诱发边界层转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直升机转子叶片模型表面离散粗糙元诱发边界层转捩问题开展了实验研究,分析不同雷诺数下粗糙元尺寸参数对转捩位置的影响。实验在中航工业气动院直升机转子叶片模拟装置进行,在模型转子叶片表面布置不同尺寸的离散柱状粗糙元,利用红外热像技术探测边界层转捩,并提出一种基于湍流/层流区域面积比的转捩位置判定准则,目的是实现边界层转捩位置自动识别,进而分析粗糙元尺寸参数对转捩位置的影响。实验转速为300至600 r/m,对应叶尖切向速度为25~40 m/s。实现了对旋转叶片边界层转捩位置的定量测量,通过实验验证,转捩位置判定算法正确可靠,初步得到了不同高度 DRE 诱发转捩位置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随着粗糙元高度的增加,转捩位置逐渐靠前。  相似文献   
90.
基于PIV技术的单圆孔脉冲射流流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稳态射流及脉冲射流冲击靶板时的流场特性结构进行了探索和分析。采用高频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在射流管口到冲击靶板间距为6倍管径的条件下,对稳态射流进口雷诺数为6 000的稳态射流及脉冲频率为20 Hz的脉冲射流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到了射流核心区、壁面射流区及滞止区内的速度分布。研究发现:①由于射流剪切作用的影响,脉冲射流核心区的最大轴向脉动速度为稳态射流的3倍。②滞止区内,由于射流的剪切作用和壁面的滞止作用,导致了脉冲射流轴向速度梯度最大为稳态射流的2倍,同时,滞止区内的最大脉动速度是稳态射流脉动速度的3倍。③脉冲射流对壁面的卷吸以及旋涡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破坏了壁面射流区稳定的速度边界层。相比稳态射流,脉冲射流的流场增加了湍流相干结构的含能并产生周期性的大尺度卷吸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