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746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71篇
航天   1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双激盘理论及其在轴流式弯掠动叶栅气动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芳源  王建民  蔡娜  李中 《航空动力学报》1994,9(4):394-398,444
轴流式弯掠动叶栅对主气流作用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径向分力。为此本文提出“双激盘理论”及相应的一套计算方法, 其中包括阻力系数及出口气流角值沿径分布的修正, 用来进行低速低负荷轴流式弯掠(即必须计及叶片径向分力影响的)风扇的设计和性能估计。用一个弯掠动叶和一个非弯掠动叶的风扇进行验证性试验, 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值吻合甚好。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分析WZ8A航空发动机铝铸件的特点入手,系统地介绍了生产AS7G03合金的铸造工艺,详细地评论和比较了AS7G03合金的常温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3.
本文研究了扁平轴变速回转时的振动稳定性问题,建立振动微分方程,讨论了横向振动时,轴的扁平性,角速度变化等对不稳定振动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我国光纤陀螺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日趋成熟,目前光纤陀螺逐步向高精度、小型化方向发展。三轴一体化光纤陀螺结构紧凑、高度集成、体积小,符合光纤陀螺的发展特点,本文从光学回路、机械结构和信号处理等方面介绍三轴一体化光纤陀螺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45.
非比例加载下GH4169高温多轴疲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薄壁管拉扭疲劳试样, 在高温控制应变循环加载下研究高温合金GH4169的多轴疲劳行为.高温多轴疲劳试验采用比例与非比例加载路径.在试验过程中,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全程记录拉与扭的应力响应值以研究比例与非比例拉扭加载下的循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拉扭非比例加载下,疲劳寿命有明显降低;拉与扭应力响应多为循环软化,无明显的循环稳定现象.在低频加载下,由于高温蠕变效应加大,使循环软化速度加快,表现为曲线下降明显.在整个疲劳过程中,扭转应力响应分量均显示循环软化现象,而拉压应力响应分量的硬化与软化特性取决于应变加载参数.  相似文献   
46.
以五轴加工为例,对多轴加工行距提出了一套刀轨最优行距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推导五轴加工刀具运动刃口回转面包络方程,计算相邻轨迹刀具包络面的交线,即残余凸台的顶尖线,进一步计算该线到加工曲面的距离,从而得到最大残余高度值,由此判断当前行距的优劣,据此进行进一步的搜索,最终得到最优的行距。  相似文献   
47.
一个面向5轴曲面加工的实时NURBS曲面插补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提出了一个实时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插补器,论述了5轴平头刀加工方法运用Taylor展开和坐标变换方法分别推导并实现了NURBS插补、刀具有效加工半径、刀具补偿以及逆运动变换等算法。与传统自由曲面加工不同的是,所提出的插补器能根据刀触点进给率而非刀位点进给率实时生成计算机数控(CNC)机床运动指令。对实例零件曲面进行演示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曲面插补器可以应用于5轴曲面加工中。  相似文献   
48.
分别建立了装实心和空心传动轴动力涡轮转子动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2种情况的转子动力特性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分析,并在试验器上对动力涡轮转子的临界转速等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转子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一种多轴随机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雨流计数法对各平面上的剪应变进行循环计数,以统计出的剪应变循环作为多轴疲劳损伤的主要控制参数,将各剪应变循环历程内对应的最大正应力和正应变变程作为多轴疲劳损伤的第二控制参数.根据多轴疲劳寿命模型计算出各平面上的损伤,以最大损伤平面作为多轴随机疲劳的临界平面,通过该临界平面上的损伤计算出多轴随机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采用SNCM630钢,304不锈钢和S45C钢3种金属材料的多轴随机疲劳试验数据对提出的寿命预测方法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表明: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大都分布在试验结果的2倍分散带之内.  相似文献   
50.
针对直升机自旋训练过程中涡轴发动机快速响应要求,提出了一种以燃油流量和导叶角为控制量的鲁棒控制规律抑制自由涡轮转速瞬态下垂.首先,通过改进UH-60直升机/T700发动机综合模型,使之能够模拟自旋进入及自旋恢复过程动态变化.其次,提出并设计一种基于燃油流量和导叶调节的涡轴发动机鲁棒控制规律,并通过典型的自旋训练过程仿真,验证了该控制规律相比仅以燃油流量为变量的控制规律,自由涡轮转速瞬态下垂量降低至3%以下,且燃油流量变化更加平缓,改善了执行机构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