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59篇
航天技术   80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12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氯化亚锡作显色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铂溶液中的铂,优选出最佳的测量波长。结果表明,铂的质量浓度介于0-10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本方法简便快捷,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方法可用于镀铂溶液中的铂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2.
与所有的望远镜一样,哈勃有一个长长的镜筒收集光线,并将其传送到“眼睛”对焦。哈勃空间望远镜有几种类型的“眼睛”,也就是各种仪器。不同动物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光(如昆虫可以看到紫外线,而人类能看到可见光),哈勃空间望远镜能够观测到从天空洒下的各种光线。  相似文献   
63.
梦天 《太空探索》2013,(2):24-26
天文观测的三次变革人类的天文观测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是从肉眼观星进入到利用光学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它以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为标志。第二次变革是从人类只能观测天体的可见光进入到接收天体的无线电波,它以20世纪30年代射电望远镜的诞生为标志。第三次变革是从人类局限于在地面上观测天体到进入太空开展天文观测,它始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以本生型甲烷/空气层流预混火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背景纹影技术在层流轴对称火焰温度场测量中的应用。考虑到背景尺度对窗口和相机参数的限制问题,采用了多尺度小波噪点背景。比较各类运动图像处理技术的特点,选用变分光流法获取光线穿过火焰后的偏转角。搭建实验台并进行背景纹影火焰测温实验,实验中发现,在选用多尺度小波噪点背景的情况下,由变分光流算法获得的像素位移分布图的噪声小于同等条件下由互相关算法得到的结果。最后,假设火焰呈轴对称分布,结合Gladstone-Dale公式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别获得了甲烷火焰当量比为1.06和0.83这2种实验条件下的温度场,所获得的温度分布与Raman-LIF法的测温结果相比,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5.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09,(9):5-5
[2009年7月23日]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可以发出一种微弱的可见光,而且光的强度在一天内起伏波动。这种可见光不同于红外线,被认为是自由基参与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果。专家表示,面部发光比身体其他部位发出的光更多。  相似文献   
66.
张熇 《太空探索》2003,(10):8-9
今年3月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局栾恩杰宣布:中国将在今年启动“嫦娥工程”,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预先研究,并力争在三年之内,发身绕月飞行的月球探测卫星。目前,整个工程进展顺利,特别是几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探月路线图也不确定。  相似文献   
67.
本文利用Solar Mesosphere Explorer(SME)卫星1982年和1983年太阳紫外辐射和赤道地区50-90km臭氧分布的红外观测资料,对臭氧地太阳紫外辐射27天振荡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大气光化波动模式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8.
主要开展了193 nm紫外激光对单晶硅的损伤实验,观察分析了材料表面的损伤形貌,建立了193 nm紫外激光损伤单晶硅的理论模型,计算分析了材料的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讨论了损伤形貌及损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93 nm紫外激光对单晶硅的损伤机理主要为热力耦合效应,硅材料表面产生严重的熔融烧蚀和裂纹状的应力损伤,计算得到193 nm紫外激光对单晶硅的熔融损伤阈值为0.71 J/cm2、热应力损伤阈值为0.42 J/cm2。  相似文献   
69.
介绍通过空间环境模拟试验了解橡胶密封件硬度的环境稳定性。模拟环境主要是真空、紫外和带电粒子。试件选用准备上天的各种尺寸硅橡胶和丁腈橡胶密封件。总的紫外辐照量为3195 ESH(等效太阳小时),总电离辐射剂量为3×10~5rad(Si)。选择邵氏硬度作为橡胶硬度的考核性能,紫外真空环境试验后,硅橡胶密封件的平均硬度增加了3.7%,丁腈橡胶密封件的平均硬度增加了14%~23%。试件在紫外辐照后进行的电离辐射试验,试验后测试发现,橡胶密封件的硬度没有明显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70.
国外紫外空间探测器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介绍了紫外线的谱段范围和特点,然后从紫外天文、对行星和卫星的空间探测和人造地球卫星等三个方面的应用,阐述了国外近年来紫外探测器发展和具体用途.最后针对紫外独有的特点,提出中国在该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