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59篇
航天技术   80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12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通过探测紫外后向散射获取臭氧总量目前已经成为臭氧总量探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以模拟计算为主要方法, 从模式计算误差, 反演算法误差和仪器误差三方面着手, 对影响臭氧总量反演精度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研究, 并对由其引起的臭氧总量反演误差进行定量计算, 研究结果对臭氧总量反演精度的提高和实际观测资料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基于紫外敏感器的卫星自主导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卫星利用CCD紫外敏感器进行自主轨道确定的方法。敏感器通过地球紫外图像提供地心方向矢量及姿态误差信息进而确定卫星轨道。采用Unscented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紫外敏感器测量精度、姿态误差、部分轨道参数以及地球模型对导航精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定轨精度,其导航误差主要取决于紫外敏感器测量精度和卫星姿态误差。  相似文献   
143.
SiⅡ辐射线源区的高度表征了太阳大气过渡区的底层高度.通过对超紫外线的辐射强度结构和无力场外推所得的三维磁场结构作相关分析来求相关高度是一种研究超紫外辐射线源区高度的新方法.有研究发现,该方法得到的冕洞区SiⅡ辐射线源区的高度比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高.由于目前运用该方法的数据分析有限,需要用更多的数据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运用该方法分析了SOHO/SUMER观测到的位于太阳南极冕洞之下的日面区域SiⅡ辐射线数据和美国National Solar Observatory/Kitt Peak(NSO/KP)测量的磁场数据,得到冕洞区SiⅡ辐射线源区的相关高度约为5.0Mm.该结果支持了冕洞区的过渡区底层高度比宁静区的要高的结论.同时发现了新的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144.
三轴稳定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温度会有周期性变化.其上装载的远紫外电离层成像仪与卫星之间的热应力变化造成机械传递,导致仪器指向与装星时的初始位置发生偏差.恒星在惯性坐标系中的位置保持不变,可以将其作为电离层成像仪在轨几何定标的定标源.本文建立了基于恒星的电离层成像仪在轨几何定标模型,通过拍摄所筛选恒星图像,得出仪器在轨指向相对于初始值的偏离程度,从而提高电离层成像仪的成像几何精度.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运用此技术进行在轨几何定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电离层成像仪常态化自动在轨几何定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5.
泡沫塑料吸附硫代米蚩酮比色法测定矿石中痕量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样经王水溶矿,泡沫塑料吸附震荡分离富集金,用EDTA-柠檬酸三铵联合掩蔽干扰元素,pH=3时TMK与金形成红色络合物,选择合适的体系和控制试剂用量进行水相小体积比色。灵敏度r=1.25*10^5,称取10克试样,可测定0.001g/t以上的金。  相似文献   
146.
紫外辐照装置是Φ800mm 空间综合环境模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综合环模设备用来研究卫星表面带电紫外辐照效应及卫星温控涂层紫外与电子辐照综合环境效应等。本文介绍了紫外辐照装置的光学系统和机械结构设计特点和所达到的技术指标,并对今后的改进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7.
简单介绍了紫外辐照设备,叙述了玻璃型二次表面镜(OSR)和某卫星天线结构材料抗紫外辐照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8.
文章介绍了质量小、体积小的微型电离层光学探测器技术,给出了探测器的探测原理和设计方案,通过探测原子氧远紫外夜气辉(136.5 nm)辐射强度,反演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采用轻量化铝反射镜、抗干扰电荷前放设计,实现反射镜、工业级远紫外探测器、电子学的一体化和小型化,研制出适用于微纳卫星的1 kg量级微型空间电离层光学探测器。该型探测器能够利用微纳星群多种轨道搭载,可获得丰富数据的优势,获取全球电离层高时空分辨率总电子含量分布,为未来实现卫星编队探测提供载荷研制基础。  相似文献   
149.
几种热控涂层的真空-紫外辐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机热控涂层是航天器常用的一类热控涂层.文章采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真空-紫外辐照装置,选用合适的加速倍率,对国内几种常用的热控涂层进行了10000ESH以上的辐照试验,原位测量了各阶段试验样品的太阳吸收比,获得了这些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比变化曲线,验证了热控涂层的"漂白效应".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热控制专家进行热设计时...  相似文献   
150.
低地球轨道航天器涂层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低地球轨道(LEO)环境极为复杂,紫外辐照、原子氧辐照、高能粒子辐照等因素并存,对航天器用有机材料提出苛刻要求。为满足长寿命安全飞行,必须对航天器特别是其上采用的有机材料进行防护。文章简述了LEO环境中各因素对航天器的影响,总结了航天器防护技术特别是涂层防护方案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