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1篇
  免费   567篇
  国内免费   408篇
航空   2057篇
航天技术   804篇
综合类   486篇
航天   112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一种新的导航星选取算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导航星表的建立过程中,由于恒星的数量太多,往往要进行筛选,通常这种选择复杂费时,而结果往往并不是最优的。本文引入了动态星等阈值分布函数,将传统星等阈值过滤算法中的静态阈值用动态星等阈值代替,建立了一种新的动态星等阈值过滤选择模式。而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方法为求解高维非线性动态星等阈值分布函数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讨论了这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导航星自动选择算法——回归选取算法。实验表明,用该算法所选取的导航星表,导航星数量少、分布均匀性好。同时它还能适应多种任务的导航星选取要求,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42.
卜彦龙  沈林成 《宇航学报》2006,27(Z1):97-103
针对单通道防空导弹导引头图像的弹旋解耦问题,提出采用图像解析算法进行弹旋软解耦的方法,可以使弹旋解耦不依赖于通常采用的陀螺等硬件装置.通过建立导弹与目标相对运动空间模型和成像模型,得出了耦合和解耦构成可逆过程的结论,图像解析算法建立在互逆结论的基础上,将导弹旋转角速度的估计分为近似估计和精确补偿两个过程,并设计了角速度实时跟踪的解耦流程.仿真实验表明,图像解析算法进行弹旋解耦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其时延小于0.02 s,误差小于0.005 r/s,并有效的节约了解耦成本.  相似文献   
943.
单站多普勒跟踪定轨的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低轨道小卫星应用的日益广泛,在轨卫星数目的迅速膨胀,对传统的多个地面站相互协调管理卫星领域模式提出了挑战。小卫星的低成本特性必然要求存在与之相应的地面站设施降低复杂性、降低成本。本文针对当前已提出的单站多普勒定轨方案,进一步研究了多普勒定轨的有关方法,提出和建立了多普勒定轨的优化算法与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944.
R.Wu  李恒 《空载雷达》2001,(4):17-26
构想了一种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横向距离相位误差补偿的参量算法,称做MCCLEAN。这种算法可用做大范围场景SAR成像的一种单独的自聚焦方法。本文作者同时还给出了一种具有类似结构的算法,该算法可对大范围场景中感兴趣的小场景或小区域(ROI)同时进行自聚焦与超分辨率SAR成像,并给出了一些例子以说明这两种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945.
一种提高景像匹配算法抗灰度畸变能力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冈  缪栋 《上海航天》2002,19(1):42-44
为了有效消除巡航导弹景像匹配中制导图度畸变对匹配精度的影响,在定性分析制导图灰度畸变数学误差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图像灰度最小化的定义及实现方法,通过对制导图的灰度最小化预处理,提高了匹配算法的抗灰度畸变能力。结合经典的灰度归一化积相关景像匹配算法,分析并验证了这一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6.
一种称为自适应空时处理器(STP)的线性滤波器是一种相对比较新的方法,它使机载阵列天线雷达目标检测概率达到最大。理论上,全自适应STP可以实时获得最优解(一种维恩滤波器)。但是,实际上全自适应STP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线性滤波器的加权数可能非常大。其次,单一加权矢量的计算复杂度大约为O(MN)^3。再次,STP为线性滤波器但却工作在非线性不稳定的环境中。这些问题导致采用空时处理器传统技术的实时、最佳处理是现行计算技术内所不及的。为使运动杂波对目标检测的影响最小,本文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和几种学习算法的可应用性。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自适应、并行、分布式处理系统,可以实时完成复杂计算。学习算法的机理是为了存储新的信息或变更信息,人工神经网络中的长期存储器要不断更新而又不被破坏。由于学习算法既能在系统的使用期内保留信息又能变更信息,所以对雷达系统的计算要求降到了最低,同时还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7.
导出了计算液体火箭发动机辐射冷却推力室不稳定温度场的隐式差分格式,并作了线性化处理。据此编制通用程序,可以计算任意辐射冷却推力室的不稳定温度场。  相似文献   
948.
方敏  王宝树 《宇航学报》2005,26(5):640-643,675
由于难于获得先验知识,样本可分性差,辐射源识别很难达到很高的识别率。结合AdaBoost算法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模糊分类规则的迭代学习方法。在每轮迭代训练过程中,算法通过调整训练样本的分布,利用遗传算法产生分类规则。减少分类规则能够正确分类样本的权值,使得新产生的分类规则重点考虑难于分类和拒识的样本。在规则学习的适应度函数中考虑训练实例的分布,使模糊分类规则在产生阶段就考虑相互之间的协作,改善了模糊分类规则的整体识别能力。辐射源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类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949.
卫星对地球覆盖情况的判据及算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闫野  任萱  陈磊 《宇航学报》1999,20(2):55-60
在多颗卫星轨道的设计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卫星对地球的覆盖情况。本文针对多颗卫星在某一时刻是否对地球进行了全球覆盖进行了探讨,并同了一种简单的判定方法及其对应的算法,同时对这一方法进一步推广为判定是否多颗卫星同时对地球进行了N次覆盖。本文给出的方法对于卫星网设计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50.
用进化算法求解轨道转移的时间-能量优化问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随着航天任务需求的多样化,对航天器轨道转移问题不但提出了最省燃料的要求,而且提出了最小时间的要求,这篇文章用进化算法解决了这一组合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