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2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354篇
航空   1845篇
航天技术   254篇
综合类   279篇
航天   4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使用有限元方法对组装壁板及整体壁板轴压载荷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轴压位移载荷情况下组装壁板及整体壁板的模态分布、应力分布及位移分布等,并对组装壁板进行了轴压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对比组装壁板与整体壁板的分析结果发现,整体壁板的承载能力优于组装壁板。  相似文献   
92.
将计算机模拟技术用于复合材料整体化结构的接头设计,如将预期功效定位于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行为的影响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实际辅助作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具体的应用背景会对结构参数的形式和变化范围提出具体的要求或限制范围。因此,相关的模型和算法只有在与结构设计人员的反复互动过程中才能得到反复的完善,从而获得真正符合设计人员需求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93.
评估热端部件的可修复性是开展受损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修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综合介绍了热端部件可修复性的定义、技术上的可修复性及可修复性评估的工艺流程等。重点论述了不同因素对可修复性评估的影响,并指出:热端部件的可修复性评估应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针对部件结构和使用特点,综合分析部件缺陷位置载荷要求、焊接修复区组织性能和结构可达性、工艺匹配性等特殊制约因素对热端部件可修复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现受损热端部件可修复性的合理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94.
95.
目前薄壁钢管对接焊缝强度的计算常采用参考文献[1]中公式,此公式为国外早期的经验计算公式,但仅适用于气焊钢管,而薄壁钢管常采用C02保护焊.本文通过焊接钢管拉伸试验分析,推导出了适用于计算薄壁焊接钢管对接焊缝强度的公式以及CO2保护焊参数取值.  相似文献   
96.
吴鑫基 《太空探索》2004,(11):34-37
英国的多天线微波连接干涉仪网(MERLIN)把基线扩大到200多千米,使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超过独领风骚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但是,能不能更上一层楼,把天线的基线再拉长.长到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万多千米。把射电望远镜的等效大天线做成与地球一样大,甚至突破地球的限制,把基线扩展到空间?甚  相似文献   
97.
"豁免"、"专用条件"和"等效安全"是我国民用航空适航管理规章及管理程序中常见的三个概念,它们也代表着三项非常重要的适航管理工作,然而实践过程中发现,的确存在一些困惑干扰理解和执行尺度,比如:"豁免"与"等效安全"有什么不同?相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程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辨析相关  相似文献   
98.
<正> 《实用飞机结构应力分析及尺寸设计》是一本被国外飞机结构设计人员称为"案头工具书"的必备书。这本书介绍了大量的飞行器设计实例以及实际应力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设计人员进行部件、组件的尺寸设计帮助很大。书中介绍的一些结构尺寸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结构设计的粗略估算工作,这些方法对结构维修工程师也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99.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针对TiAIN涂层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把仿真结果与采用曲率法测定的涂层应力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分析方法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及仿真结果的可靠性;进而应用该分析法仿真计算了曲率法不适用的一个典型模型,结果表明,由于涂层和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得涂层靠近边缘处的应力较小,而在涂层中心位置应力达到最大值,且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涂层的应力呈下降趋势,有效地防止了涂层与基体的剥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应变释放系数与孔深、主应力和应变花方向夹角以及双轴比之间的关系.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应变释放系数进行了修正,并通过修正系数对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残余应力分布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